zhòng bié mèng dé
重别梦得
shí nián qiáo cuì dào qín jīng shuí liào fān wèi lǐng wài háng |
十年憔悴到秦京 谁料翻为岭外行 |
fú bō gù dào fēng yān zài wēng zhòng yí xū cǎo shù píng |
伏波故道风烟在 翁仲遗墟草树平 |
zhí yǐ yōng shū zhāo wù yì xiū jiāng wén zì zhàn shí míng |
直以慵疏招物议 休将文字占时名 |
jīn zhāo bù yòng lín hé bié chuí lèi qiān xíng biàn zhuó yīng |
今朝不用临河别 垂泪千行便濯缨 |
《重别梦得》古诗词释义:
《重别梦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谪后,重逢老友后所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诗人重逢老友的喜悦,以及对于自己过往经历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 第一段
“十年憔悴到秦京, 谁料翻为岭外行,”
这一段讲述了柳宗元经历了十年的艰辛和憔悴后,终于抵达了长安(秦京),但没有想到自己却将被贬谪到岭南(岭外)去。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第二段
“伏波故道风烟在, 翁仲遗墟草树平,”
“伏波”是指东汉名将马援,他的事迹与诗人所处的岭南地区有关,诗中提到“伏波故道”意味着这一地区曾有历史的痕迹和纪念物。“翁仲遗墟”指的是古代的石像(翁仲)所在的废墟,而“草树平”则是在历经岁月洗礼后,这些古老的纪念物所在的遗址已变为杂草丛生的荒凉之地。这一段通过历史遗迹的变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 第三段
“直以慵疏招物议, 休将文字占时名,”
这一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因为慵懒和不善处理人情世故,而招致了人们的非议。同时,诗人也劝诫自己,不再因为文字而追求当时的名声。这里的“文字”可能指的是诗文,即诗人以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 第四段
“今朝不用临河别, 垂泪千行便濯缨,”
“今朝不用临河别”意味着如今他们不需要像以往分别时那样在河边泪别,暗示着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而“垂泪千行便濯缨”则意味着即使是流下再多的泪水,也无法洗净自己的忧伤。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老友重逢的喜悦以及对于未来可能分别的忧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柳宗元的个人经历和对老友重逢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接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重别梦得》古诗词赏析:
柳宗元的这首《重别梦得》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七言律诗,反映了诗人与友人元结(梦得是元结的字)分别时复杂而深邃的情感。这首诗可以细分为几个主要的部分来赏析:
### 首联:追忆与转折
首联“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开门见山,表达了诗人从政十年,历经困苦,最终返回京城,却没想到会再次被贬到遥远的岭南。这里通过“十年憔悴”描绘了诗人政治生涯的坎坷与艰辛,而“翻为岭外行”则暗示了命运的无常与出人意料。这种强烈的转折和情感上的波动,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 颔联:历史与现实
颔联“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转而回顾历史与现实的对比。通过“伏波”这一历史典故,隐喻前人的功业与雄风,而“故道风烟在”则意指过去曾有的辉煌,与“翁仲遗墟草树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后者以衰败的景象象征现实的落寞与苍凉,两者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 颈联:自我反思
颈联“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这里诗人坦承自己的疏懒导致了他人非议,同时告诫自己不要过于在意文字的名声,暗示了对于官场是非的看破和淡泊名利的心态。这一联通过自我剖析,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 尾联:离别与情感
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友人的不舍。离别之日并不需要临河而别,因为泪流满面就足以洗净尘缨,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这一句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富有诗意,展现了柳宗元文笔的高超。
### 总结
《重别梦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柳宗元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自我反思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也体现了其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是柳宗元诗歌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