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ěng shì guān qìng yún tú shī
省试观庆云图诗
shēng sǐ yōu yōu ěr yī qì jù sàn zhī |
生死悠悠尔 一气聚散之 |
ǒu lái fēn xǐ nù yǎn hū yǐ fù cí |
偶来纷喜怒 奄忽已复辞 |
wèi yì shú jiàn rǔ wèi guì fēi shén qí |
为役孰贱辱 为贵非神奇 |
yī zhāo kuàng xī dìng kū xiǔ wú yán chī |
一朝纩息定 枯朽无妍媸 |
shēng píng qín zào lì cuò mò bù gào pí |
生平勤皂枥 剉秣不告疲 |
jì sǐ gěi huì dú zàng zhī dōng shān jī |
既死给槥椟 葬之东山基 |
nài hé zhí bēng tuān dàng xī lín lù chuí |
奈何值崩湍 荡析临路垂 |
xiāo rán bào bǎi hái sǎn luàn bù fù zhī |
髐然暴百骸 散乱不复支 |
cóng zhě xìng gào yú juàn zhī juān rán bēi |
从者幸告余 眷之涓然悲 |
māo hǔ huò yíng jì quǎn mǎ yǒu gài wéi |
猫虎获迎祭 犬马有盖帷 |
zhù lì yàn ěr hún qǐ fù shí cǐ wèi |
伫立唁尔魂 岂复识此为 |
běn chā zài mái yì gōu dú hù qí wēi |
畚锸载埋瘗 沟渎护其危 |
wǒ xīn dé suǒ ān bù wèi ěr yǒu zhī |
我心得所安 不谓尔有知 |
yǎn gé zhe chūn lìng zī yān shì qí shí |
掩骼着春令 兹焉适其时 |
jí wù fēi wú shì liáo qiě gù ěr sī |
及物非吾事 聊且顾尔私 |
《省试观庆云图诗》古诗词释义:
柳宗元的《省试观庆云图诗》是一首深邃的哲理诗,探讨了生命、死亡和存在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对全诗的逐段解释:
###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
开篇即揭示了生命与死亡的无常,用“悠悠”表达时间的漫长与生命的短暂,用“一气聚散之”说明生命的存在是由一股无形的气(生命能量)聚散而成,暗示了生命的存在和消亡都遵循自然规律。
### 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这段描述了生命的偶然性,人们在生命中经历各种情感,包括喜怒哀乐,但这些情感都是短暂的,如同风云变幻,终会逝去。
###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
这里探讨了地位和尊严的问题,认为为地位或名望所役使的,无论是高贵还是低贱,都可能受到屈辱。同时,认为尊贵并非神奇或超自然的力量所赐,强调了人生价值的内在而非外在。
### 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媸,
死亡来临,生命的气息停止,人最终归于尘土,无论生前如何,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美丑之分。
### 生平勤皂枥,剉秣不告疲,
这部分表达了对于生前辛勤劳作的反思,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仍然对工作充满热情,不感到疲惫,表明了对劳动的热爱与敬畏。
### 既死给槥椟,葬之东山基,
描述了死后入葬的过程,死后被安葬在东山的墓地中,体现了对死后安息之地的选择和重视。
### 奈何值崩湍,荡析临路垂,
当遭遇自然灾难,如洪水、山崩等,生命和墓地都可能遭到破坏,暗示了即使在死后,也无法避免命运的不确定性。
### 髐然暴百骸,散乱不复支,
死亡后遗体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四肢散乱,无法保持完整形态,形象地描绘了死亡的凄凉与无助。
### 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死去的人得到了朋友和亲人的哀悼,即使已经逝去,这种情感仍然能触动生者的心,引发悲痛之情。
### 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
在民间传统中,猫、虎、狗、马等动物死后也受到家人或主人的祭祀,体现出对所有生命形式的尊重。
### 伫立唁尔魂,岂复识此为,
活着的人站在逝者的遗体前,为亡者悼念,但逝者已无法再感知这一切。
### 讫不谓尔有知,掩骼着春令,
最后,活着的人希望在春令时分掩埋遗骨,这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
### 及物非吾事,聊且顾尔私,
最后一段提到,活着的人对于死去的人事物无法干涉,只能关注自己的私事,体现了一种现实的无奈与自我保护的心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生命、死亡、存在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省试观庆云图诗》古诗词赏析:
柳宗元的《省试观庆云图诗》是一首深沉而富有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现象——庆云(一种象征吉祥的云彩)的描绘与思考,诗人深入探讨了生命、死亡、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主题,展现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哲学洞见。
首先,诗歌开头便以自然现象为引子,"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生动地描绘了生命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如同气的聚散一般,充满着偶然与必然。这里的"悠悠"一词,既表达了时间的悠长,也蕴含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随后,诗人通过对生命状态的描绘,强调了生命的平等性,不论贵贱,生死对于个体来说都是最终的归宿。"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指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不取决于外在的荣耀与地位,而在于内在的品质与精神。"纩息定"之后,"枯朽无妍媸",生命归于宁静,不论生前的荣华还是贫寒,都化为尘土,无从分辨。
接着,诗人以动物祭祀的场景为反衬,"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动物虽无灵性,但死后仍有人为的祭祀,而人类的同类,却在生死面前平等无别。这里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某种不公与冷漠,也表现了对生命平等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歌转向对死亡的哀悼与理解,"掩骼着春令,兹焉适其时",在春季的阳光下掩埋尸骨,既是对逝者生命的尊重,也是顺应自然节律的表现。"及物非吾事,聊且顾尔私",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怀与对逝者的哀思,也体现了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生命的深层理解。
整体而言,柳宗元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感悟,深入探讨了生命、死亡、社会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平等、自然法则与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