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jiāng zǎo fā
秋江早发
qīng chén dēng tiān tán bàn lù féng yīn huì |
清晨登天坛 半路逢阴晦 |
jí xíng chuān yǔ guò què lì shì yún bèi |
疾行穿雨过 却立视云背 |
bái rì zhào qí shàng fēng léi zǒu yú nèi |
白日照其上 风雷走于内 |
huàng yàng xuě hǎi fān chá yá yù shān suì |
滉漾雪海翻 槎牙玉山碎 |
jiāo lóng lù qí liè shén guǐ hán biàn tài |
蛟龙露鬐鬣 神鬼含变态 |
wàn zhuàng hù shēng miè bǎi yīn yǐ fán huì |
万状互生灭 百音以繁会 |
fǔ guān qún dòng jìng shǐ jué tiān yǔ dà |
俯观群动静 始觉天宇大 |
shān dǐng zì jīng míng rén jiān yǐ pāng pèi |
山顶自晶明 人间已滂沛 |
huò rán zhòng hūn liǎn huàn ruò chūn bīng kuì |
豁然重昏敛 涣若春冰溃 |
fǎn zhào rù sōng mén pù liú fēi gǎo dài |
反照入松门 瀑流飞缟带 |
yáo guāng fàn wù sè yú yùn yín tiān lài |
遥光泛物色 馀韵吟天籁 |
dòng fǔ zhuàng xiān zhōng cūn xū qǐ xī ǎi |
洞府撞仙钟 村墟起夕霭 |
què jiàn shān xià lǚ yǐ rú mí shì dài |
却见山下侣 已如迷世代 |
wèn wǒ hé chǔ lái wǒ lái yún yǔ wài |
问我何处来 我来云雨外 |
《秋江早发》古诗词释义:
刘禹锡的《秋江早发》描绘了一幅清晨登高望远、感受自然力量与生机的生动画面。下面逐段解释诗意:
1.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疾行穿雨过**。
- **清晨登天坛**:诗人清晨时分登上了高山之巅,准备远眺。
- **半路逢阴晦**:在半途,天色变得阴沉,似乎有雨欲降。
- **疾行穿雨过**:诗人快速前行,穿过雨幕,向目的地前进。
2. **却立视云背,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
- **却立视云背**:后退站立,向后方看去,可以看见云层的轮廓。
- **白日照其上**:阳光照在云层之上,形成光影效果。
- **风雷走于内**:风声和雷鸣在云层中回荡,预示着接下来的大雨。
3. **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蛟龙露鬐鬣**。
- **滉漾雪海翻**:云海翻腾,如同雪白的海浪在起伏。
- **槎牙玉山碎**: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玉山破碎。
- **蛟龙露鬐鬣**:云层中的蛟龙,其脊背和鬣毛若隐若现,显示出自然的威严和神秘。
4. **神鬼含变态,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 **神鬼含变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体,如神灵、鬼怪,形态各异,变幻莫测。
- **万状互生灭**:万物不断生长与消逝,相互作用,展现出生命的循环。
- **百音以繁会**:自然界中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和谐的音响世界。
5. **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山顶自晶明,人间已滂沛**。
- **俯观群动静**:从高处向下看,感受到群山、江河的动态,更觉天地广阔。
- **始觉天宇大**:通过观察自然景象,认识到天地的辽阔无垠。
- **山顶自晶明,人间已滂沛**:山顶处天空清晰明亮,而山下已经大雨倾盆。
6. **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
- **豁然重昏敛**:眼前的黑暗突然消失,天地间变得明亮。
- **涣若春冰溃**:如同春天冰河解冻,万物复苏,充满生机。
7. **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遥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
- **反照入松门**:阳光照射到松树林中,光影交织,美不胜收。
- **瀑流飞缟带**:瀑布像白色的带子一样飞泻而下,水声激越。
- **遥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远处的光亮照耀在各种物体上,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自然的音乐在空中回荡,引发心灵的共鸣。
8. **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
- **洞府撞仙钟**:深山中的洞府传来钟声,仿佛来自仙界。
- **村墟起夕霭**:村落上空升起傍晚的雾气,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看到山下的旅人,他们似乎已经迷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9. **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 **问我何处来**:有山下的旅人询问诗人从何处而来。
- **我来云雨外**:诗人回答说,自己从云雨之外而来,即是从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环境中来到这里。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早发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秋江早发》古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秋江早发》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一幅深秋江畔早发的壮丽画面,充满了诗的韵律与哲思的韵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刘禹锡特有的文学风格和哲学思考。
### 开篇与描写自然景象
诗的开篇“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便设定了一个清冷而略带神秘的氛围。通过“阴晦”二字,描绘了一幅在清晨登高时,天空乌云密布,光线微弱的景象。这种瞬间的转变,既预示了将来的天气变化,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不稳定性。
### 描绘风雨雷电与自然奇观
接着,诗人“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描绘了行进中的艰难与停顿的瞬间。在疾风骤雨中穿行后,诗人选择停留,面对云背,这是一种在动与静之间寻找平衡的举动,通过观察云背的变化,诗人体会到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这种通过动态观静的技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洞察力。
### 光与影的交织与自然神韵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描绘了日出后的壮丽景象。阳光照耀着被风雷洗礼后的世界,雪海翻滚,玉山崩裂,既有自然的力量之美,也有破坏后的新生之美。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循环、自然规律的深刻反思。
### 哲理与感悟
在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更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宇宙和自然规律的思考。如“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表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变化无常,体现了对生命多样性和宇宙万物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理解。
### 结尾与人生观
最后,“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描绘了自然景象从混沌到清晰的变化,以及光线与水流的和谐之美,象征着生命从迷茫到豁然开朗的过程。通过“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超越思考,暗示了对精神追求与生命意义的探索。
### 总结
刘禹锡的《秋江早发》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与自然规律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哲学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深刻体现,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