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ín bái lè tiān kū cuī ér èr piān , chuàng rán jì zèng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作者:刘禹锡 
cí rén gè zài yī yá jū     shēng wèi suī tóng jì zì shū
词人各在一涯居   声味虽同迹自疏
jiā jù chuán yīn duō hǎo shì     jǐn tí xī wèi bù biàn shū
佳句传因多好事   尽题稀为不便书
yǐ tōng róng lüè féng huáng shí     réng zhān xīng wén yào bì xū
已通戎略逢黄石   仍占星文耀碧虚
wén shuō cháo tiān zài lái suì     bà líng chūn sè dài xíng chē
闻说朝天在来岁   霸陵春色待行车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悼念白居易(白乐天)之子崔儿后,向白居易赠予的诗篇。全诗通过对比二人当前的处境和分别的悲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的哀思。以下是逐段解释:

1. **作者:刘禹锡**
**标题: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悲悼白居易之子崔儿去世后,所作的悼念诗。题目中,“吟”字表明了诗的创作形式,而“怆然”则反映了刘禹锡在哀悼时的感伤心情。这是一首向白居易表达哀思与友情的赠诗。

2. **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迹自疏,佳句传因多好事,尽题稀为不便书**
这几句诗指出两位词人(刘禹锡与白居易)尽管在诗歌艺术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声味虽同”),但在生活的轨迹上却渐行渐远(“迹自疏”)。诗中提到,刘禹锡的佳句能因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流传(“佳句传因多好事”),但这样的赞誉和传播却变得相对稀少,暗示了二人相聚之难(“尽题稀为不便书”)。

3. **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
这里使用了历史典故。黄石指的是古代军事家黄石公,而“已通戎略逢黄石”表明刘禹锡在军事策略上有所理解或得到了黄石公的启发。另外,“仍占星文耀碧虚”可能暗示着刘禹锡在文学或学问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其作品如同星辰一样在广阔的宇宙(碧虚)中闪耀。

4. **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
“朝天”可能指的是白居易即将前往的朝廷,或是对朝政的关注。这里的“朝天在来岁”暗示白居易在新的一年里会有新的行程或官职变动。而“霸陵春色待行车”则是一处借古喻今的用法,其中“霸陵”是汉朝名将周亚夫的陵墓,此处可能隐喻白居易的晚年生活或旅程,以春色和待行车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对白居易的深切关怀和对逝者的哀悼,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两人虽有共鸣但命运各异的感慨。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古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这首诗《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蕴含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既有对白居易、崔儿等人的缅怀,也有对友情、才华、理想等主题的探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情感基调**:全诗以“怆然”为情感基调,表达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刘禹锡通过对比词人各居一涯的现状,以及曾经的“声味虽同迹自疏”的变化,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

2. **回忆与缅怀**:诗中提到了“佳句传因多好事”,意味着对逝者作品的赞赏和怀念,这些佳句因其广泛传播而被记住,传递着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尽题稀为不便书”则暗示了对无法再次与逝者交流的遗憾。

3. **才华与成就**:“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这句对白居易的才华和成就进行了赞美。黄石公是传说中的军事家,这里比喻白居易的军事策略才能;“星文”则象征着白居易在文学或某领域的卓越成就。这些描述凸显了对逝者卓越成就的敬仰。

4. **理想与希望**:“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这两句充满期待和希望,预示着逝者在来年有望实现更高远的理想,比喻如霸陵的春色般美好。这不仅是对逝者未来的期待,也蕴含着对自身乃至时代向好发展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还蕴含了对友情、才华、理想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刘禹锡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