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 hé wǔ nián yǔ guān bù liǎo fá fèng xī guī sān yuè liù rì … chuàng nǎng yóu yīn tóu wǔ shí yùn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wǒ nián sān shí èr bìn yǒu bā jiǔ sī |
我年三十二 鬓有八九丝 |
fēi wú guān cì dì qí rú shēn zǎo shuāi |
非无官次第 其如身早衰 |
jīn rén kuā guì fù ròu shí yǔ yāo jī |
今人夸贵富 肉食与妖姬 |
ér wǒ jù bù lè guì fù yì hé wèi |
而我俱不乐 贵富亦何为 |
kuàng féng duō shì cháo xián jùn ruò bù qí |
况逢多士朝 贤俊若布棋 |
bān xíng cì dì lì zhū zǐ xiāng cēn cī |
班行次第立 朱紫相参差 |
mó yóu mì wù jìn yǔ xí zòng héng chí |
谟猷密勿进 羽檄纵横驰 |
jiān chá guān shèn xiǎo fā yán wú suǒ bì |
监察官甚小 发言无所裨 |
xiǎo guān réng bù liǎo qiǎn duó yì yǐ suí |
小官仍不了 谴夺亦已随 |
shí huò bù zhī qì dé bù zì qì zhī |
时或不之弃 得不自弃之 |
táo jūn xǐ bù yù gù wǒ fù hé yí |
陶君喜不遇 顾我复何疑 |
qián shū zhōu yǐn shì bái yún jīn yǒu qī |
潜书周隐士 白云今有期 |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古诗词释义: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在被罚俸之后,因思过往的官场经历而作的一首感慨深沉的长诗,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官场浮华与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诗中各段落的大致解释:
**开篇至“非无官次第”**
开头两句“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意在自述年岁,32岁的他在鬓发已现白发,暗喻人生短暂、岁月不待。紧接着提到“非无官次第,其如身早衰”,他感慨虽然有机会在官场中有所上升,但身体已开始衰老,表达了对生命有限和官场规则的无奈。
**“今人夸贵富”至“贵富亦何为”**
这一部分作者对比了“今人”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他们享受着美食、美色,而他自己却对此感到不乐。作者对官场的贵富生活提出了质疑,“贵富亦何为”,表达了对单纯追求名利的官场现象的反思。
**“况逢多士朝”至“贤俊若布棋”**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朝中人才济济的场景,比喻为“贤俊若布棋”,显示了官场中人才的众多。这既是对官场人才荟萃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自己能力与位置不匹配的感慨。
**“班行次第立”至“发言无所裨”**
此处描述了在官场中作者所处的位置,虽然是监察官,但地位较低,对于国家大政或紧急事务的决策与行动几乎没有贡献。这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尴尬处境,即使有心为国效力,也难以发挥作用。
**“小官仍不了”至“得不自弃之”**
作者自认在小官的位置上仍难以做好工作,甚至被谴夺。面对这样的困境,他开始反思自我,思考是否应该自我放弃,不再挣扎于官场的困境之中。
**“陶君喜不遇”至“潜书周隐士”**
这一段中,作者用陶潜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即使不遇贵人,也能像陶潜一样,过上一种清静自在的生活。对周隐士的引用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自己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会选择逃离官场的束缚,寻找心灵的归宿。
**“白云今有期”**
最后一句“白云今有期”表达了作者希望未来能像白云一般自由自在,意味着他对于未来生活有了一定的规划或期待,可能意味着将要追求更自由、更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官场生活不满意的深刻情感,以及对回归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古诗词赏析:
元稹的这首诗《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通过个人的际遇和情感变化,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多维层面。
### 首部:自我反思与身份认同
首部“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非无官次第,其如身早衰”开始,元稹揭示了自己年轻时就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身体的衰老,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官位与年龄不匹配的反思,以及对身体早衰的无奈。
### 中部:社会与个人的对比
“今人夸贵富,肉食与妖姬,而我俱不乐,贵富亦何为”这一部分,元稹通过对比现今社会中追求权力与财富的人们,与自己的内心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审视。他指出,尽管他人在权力和财富的追求中获得满足,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快乐,或许自己所追求的价值有所不同。
### 结尾:个人抉择与未来展望
诗歌的结尾部分“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表达了元稹对于超脱尘世、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他通过隐居和寻找像周隐士那样的精神导师,寻求一种不同于世俗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在面对现实压力和自我认知后,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 总体赏析
整首诗反映了元稹在面对官场不如意和个人身体状况时的复杂心情,从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到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再到对未来可能的向往,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元稹作为一个文人的内心挣扎与对外部社会的敏感观察,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