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 dào duǎn
人道短
dāng lái rì dà nàn xíng qián yǒu bǎn |
当来日大难行 前有坂 |
hòu yǒu kēng dà liáng cè |
后有坑 大梁侧 |
xiǎo liáng qīng liǎng zhóu xiāng jiǎo |
小梁倾 两轴相绞 |
liǎng lún xiāng chēng dà niú shù |
两轮相撑 大牛竖 |
xiǎo niú héng wū zhuó niú bèi |
小牛横 乌啄牛背 |
zú fū lì zhù dāng lái rì dà nàn xíng |
足趺力伫 当来日大难行 |
tài xíng suī xiǎn xiǎn kě shǐ píng |
太行虽险 险可使平 |
lún zhóu zì náo qiān zhì bù tíng |
轮轴自挠 牵制不停 |
ní lǎo jiàn jiǔ jīng jí xuán shēng |
泥潦渐久 荆棘旋生 |
xíng bì bù dé bù rú bù xíng |
行必不得 不如不行 |
《人道短》古诗词释义:
元稹的《人道短》以寓言形式,以动物和车辆为象征,反映了人生的艰辛和世道的险恶。我们分段解读每一句,以更好地理解其寓意:
1. **当来日大难行,前有坂,后有坑,大梁侧,小梁倾**:
这句话开篇点明了人生的挑战与困难。就像在来日的道路上,前面有陡峭的斜坡(坂),后面有深陷的坑洞,代表着生活中预料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2. **两轴相绞,两轮相撑**:
车辆有两个车轴和两个车轮。车轴相绞指车轴间的复杂关系,车轮相撑则是车辆依靠轮子支撑前行。这里隐喻着人生的复杂性与压力,无论是内在的矛盾还是外部环境的压力,都在同时作用于个人。
3. **大牛竖,小牛横,乌啄牛背,足趺力伫**:
大意为在困难的道路上,即便是强壮的大牛也会因障碍而站立不动,小牛则横在道路中。乌鸦在牛背上啄食,比喻在困难中,人们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挑战,还要忍受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4. **当来日大难行,太行虽险,险可使平,轮轴自挠,牵制不停**:
这句表达了面对险阻时的态度,太行山虽险,但可以通过技巧和坚持克服。轮轴自挠(车轴自己弯曲)和牵制不停(车辆被外力牵制)象征着人面对困难时的自我调整与努力。
5. **泥潦渐久,荆棘旋生,行必不得,不如不行**:
语句描述了环境的变化和挑战的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泞会越来越深,荆棘会不断生长,比喻环境条件的恶化。最后,尽管努力前行,最终可能也无法达到目的地,不如选择停止前进,这里表达了在绝望或不可抗力面前,可能的无奈和选择。
整体上,《人道短》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绘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展现了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挑战、挣扎、妥协与无奈,同时也隐含了对努力与坚持价值的思考。
《人道短》古诗词赏析:
元稹的《人道短》以一系列的比喻和寓言形式,表达了对于人生困境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来日大难行"点明了主题,预示着前方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道路。接下来的描述,从地理环境到社会结构,再到个体的生存状态,构建了一个复杂且充满困难的世界图景。
1. **地理环境的艰难**:"前有坂,后有坑,大梁侧,小梁倾",描述了道路的不平和危险,象征着人生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和障碍,无论是自然环境的险恶,还是人生的低谷和挫折。
2. **社会结构的扭曲**:"两轴相绞,两轮相撑",比喻社会关系的复杂和矛盾,仿佛是两根绞在一起的轴和支撑着的两轮,形象地描绘了人际关系中的纠葛和压力,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平衡。
3. **个体的挣扎**:"大牛竖,小牛横,乌啄牛背,足趺力伫",通过牛的比喻,展现了个体在艰难环境下的挣扎与承受。大牛和小牛的对立,象征着强者与弱者的差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乌鸟啄食牛背,增加了生存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中弱者遭受剥削的现实。
4. **绝望与选择**:"当来日大难行,太行虽险,险可使平",表达了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和险阻,人们也可以通过努力和智慧去克服。然而,"轮轴自挠,牵制不停"揭示了内在的困扰和外在的束缚,使前行变得艰难。"泥潦渐久,荆棘旋生"则形象地描绘了困境的长期性,社会和环境的恶化。最后的"行必不得,不如不行"是对社会现实的绝望反思,意味着在极度的困难面前,人可能选择放弃行动,这既是无奈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
整首诗以忧郁的调子,描绘了一个充满挑战和不公的社会图景,通过具体而形象的比喻,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元稹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人生的无奈和苦楚,也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