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作者:元稹 
chá     xiāng yè
茶   香叶
nèn yá     mù shī kè
嫩芽   慕诗客
ài sēng jiā     niǎn diāo bái yù
爱僧家   碾雕白玉
luó zhī hóng shā     diào jiān huáng ruǐ sè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wǎn zhuǎn qū chén huā     yè hòu yāo péi míng yuè
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chén qián mìng duì zhāo xiá     xǐ jǐn gǔ jīn rén bù juàn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jiāng zhī zuì hòu qǐ kān kuā
将知醉后岂堪夸

《句》古诗词释义:

元稹的这首《句》诗,通过一系列描绘茶之美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茶的深厚情感以及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让我们逐段解释每一句:

1.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这一句首先点明了茶的特征——香叶与嫩芽,同时赋予了茶一种浪漫的气质,认为它受到诗人的喜爱(慕诗客)和僧人的青睐(爱僧家)。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茶在不同文化群体中的吸引力。

2.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这里的“碾雕白玉”描述了将茶叶制成茶粉时的精细工艺,仿佛在白玉上雕琢,形象生动。而“罗织红纱”则可能是指茶具的装饰,比喻为在红纱上编织花纹,暗示了饮茶时的优雅环境和器具的精致。

3.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铫是古代用来煮茶的器具,煎指烹煮茶的过程,黄蕊色指茶水的颜色,通常是经过煎煮后呈现出的色泽。而“碗转麹尘花”则描述了茶汤倒入茶碗后的景象,麹尘花指的是茶汤表面形成的细腻泡沫,如同麹尘般轻盈。

4.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这两句描述了在夜间的宁静和清晨的朝霞中饮茶的情景,无论是月色的陪伴还是朝霞的映衬,都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茶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5.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茶文化的高度评价,认为它能够净化人心,使人精神不倦,跨越古今,无一例外。同时,诗人在最后用“将知醉后岂堪夸”来反讽,意在指出过度沉迷于茶的品鉴和追求反而可能忽视了茶的本质精神和生活的其他美好,提醒人们应保持适度,以更健康、平衡的态度对待茶文化。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不仅赞美了茶的品质和饮茶的乐趣,还触及了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精神内涵,以及对人们生活态度的启示。

《句》古诗词赏析:

元稹的这首《句》以茶为题,不仅描述了茶的制作过程和品饮场景,还融入了诗人对茶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茶之美的赞美。全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营造了一种雅致、宁静的氛围,展现出了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考。

从字面意义来看,这首诗首先描述了茶叶的生长环境和人们对茶的钟爱:“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这里的“慕”和“爱”不仅指人们对茶的喜爱,更表达了茶与诗、与生活的深厚联系,以及茶文化在不同人群中的广泛影响力。

接下来的句子详细描绘了茶的制作过程:“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这几句生动地展示了制茶和品茶的艺术,通过“雕”、“织”、“煎”、“转”等动作,以及对茶叶颜色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茶艺的精湛与茶之美的具体形态。白玉般的碾磨,红色纱的精细罗织,铫子煎出的黄蕊色茶汤,以及碗中转出的麹尘花,都暗示了茶艺之中的美学追求和对细节的极致关注。

诗的后半部分进一步深化了茶与生活、自然、时间和人情的联系:“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这不仅展现了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更是通过“明月”和“朝霞”这样的自然元素,表达了茶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时间流转的哲思。通过“洗尽古今人不倦”这一句,诗人将茶的持久魅力与时间的流转相联系,强调了茶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受到人们喜爱的事实,体现了茶文化的恒久魅力和普遍价值。

最后,“将知醉后岂堪夸”则以一种诙谐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品茶时的宁静与满足,暗示了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一种超越物质的审美体验和人生哲学的体现。

综上所述,元稹的《句》以茶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生活、艺术、哲学等多重元素,展现了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到感悟。

元稹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