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 xià tóng zhū jiào zhèng yóu kāi yuán guān , yīn sù wán yuè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cháo jiàn rì shàng tiān mù jiàn rì rù dì |
朝见日上天 暮见日入地 |
bù jué míng jìng zhōng hū nián sān shí sì |
不觉明镜中 忽年三十四 |
wù yán shēn wèi lǎo rǎn rǎn xíng jiāng zhì |
勿言身未老 冉冉行将至 |
bái fà suī wèi shēng zhū yán yǐ xiān cuì |
白发虽未生 朱颜已先悴 |
rén shēng jù jǐ hé zài shì yóu rú jì |
人生讵几何 在世犹如寄 |
suī yǒu qī shí qī shí rén wú yī èr |
虽有七十期 十人无一二 |
jīn wǒ yóu wèi wù wǎng wǎng bù shì yì |
今我犹未悟 往往不适意 |
hú wèi fāng cùn jiān bù zhù hào rán qì |
胡为方寸间 不贮浩然气 |
pín jiàn fēi bù è dào zài hé zú bì |
贫贱非不恶 道在何足避 |
fù guì fēi bù ài shí lái dāng zì zhì |
富贵非不爱 时来当自致 |
suǒ yǐ dá rén xīn wài wù bù néng lèi |
所以达人心 外物不能累 |
wéi dāng yǐn měi jiǔ zhōng rì táo táo zuì |
唯当饮美酒 终日陶陶醉 |
sī yán shèng jīn yù pèi fú wú shī zhuì |
斯言胜金玉 佩服无失坠 |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表达了一系列对人生、衰老、世事无常、贫富观念和心灵修为的深刻思考。下面逐段解释其意义:
### 1.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这段话以日出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感叹生命犹如日升日落,似乎并未察觉间已步入三十四岁,隐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2.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强调岁月的无常,即便是外在的衰老迹象还未显现,但内在的精神和容貌已经显示出老化的迹象。提醒人们要正视时光的流逝,保持内心年轻。
### 3.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将人生比喻为短暂的寄居,指出虽然有七十岁的预期寿命,但真正能活到老的十个人中可能不超过一个。强调人生苦短,应该珍惜每时每刻。
### 4. 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
表达了诗人尚未完全领悟人生的道理,常常感到不适和困扰。认为人应该在内心深处存有坚定的信念和气概,即“浩然之气”。
### 5.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这部分强调了对贫富的看法。贫贱固然令人不悦,但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就无需逃避;对富贵的追求不应只是为了物质,而应该在时机到来时通过正当手段获取。
### 6. 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达人心”指明智通达之人,能不受外界物质的束缚。诗人的理想是过着无拘无束、内心自由的生活,用饮酒来达到心灵的满足和欢愉。
### 7. 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最后总结,认为这些人生智慧比金银财宝更有价值,应该牢牢记在心中,不失传。表达出对智慧的尊崇和对传世真言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体验,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衰老、贫富观、心灵修养以及对智慧的追求,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人生哲学的洞见。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以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描绘了对人生和世事的独到见解。从标题“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可以看出,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春末夏初与几位好友游览位于长安的开元观时,对月夜景象的感怀与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与时间的对比**:诗的开头,作者用“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从清晨到傍晚,时间飞逝,引发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2. **自我反思与年龄感知**:“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不自觉,以及对年龄变化的突然感知,反映了作者在自我认知上的反省。
3. **对生命的思考**:“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这几句诗通过身体的逐渐衰老与内在精神状态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4. **人生的哲理**:“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阐述了人生短暂的哲学观点,暗示每个人的存在就像寓言中的过客,既非永恒也非确定。
5. **对理想与现实的权衡**:“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指出了对人生预期的现实批判,虽然大多数人期望活到70岁,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实现,强调了人生目标与实际可能之间的差距。
6. **内心的平衡**:“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内心的寻求,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对于应对人生挑战的重要性。
7. **对生活的态度**:“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这几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主张在贫贱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在富贵中追求自我实现,反映了儒家哲学中“中庸之道”的思想。
8. **最后的抒情**:“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以饮酒为乐、乐观处世的态度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满足与自我超越的追求,以及对精神财富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思、追问,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自我、社会和自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也有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和对人生哲学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