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ú xiè líng yùn shī
读谢灵运诗
yán bái yún shàng tún lín hóng yè chū yǔn |
岩白云尚屯 林红叶初陨 |
qiū guāng yǐn xián bù bù zhī shēn yuǎn jìn |
秋光引闲步 不知身远近 |
xī tóu líng dòng sù wò jué chén jī mǐn |
夕投灵洞宿 卧觉尘机泯 |
míng lì xīn jì wàng shì cháo mèng yì jǐn |
名利心既忘 市朝梦亦尽 |
zàn lái shàng rú cǐ kuàng nǎi zhōng shēn yǐn |
暂来尚如此 况乃终身隐 |
hé yǐ liáo yè jī yī shi yún mǔ fěn |
何以疗夜饥 一匙云母粉 |
《读谢灵运诗》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读谢灵运诗》以谢灵运的诗作引子,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逐段解释:
**岩白云尚屯, 林红叶初陨,**
这两句描绘出一片秋季的景象:岩石上白云堆积,林间红叶刚刚开始飘落。白云与红叶的对比,象征着自然界的瞬息变化,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下铺垫。
**秋光引闲步, 不知身远近,**
“秋光”引导着诗人悠闲地漫步,心境随着脚步自由游走,不关心所处的位置是远是近。这体现出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悠闲与自在。
**夕投灵洞宿, 卧觉尘机泯,**
描述了诗人夜晚投宿于某个幽静的山洞中,睡下后,尘世的机心和忧虑似乎全部消失。这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倦意,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名利心既忘, 市朝梦亦尽,**
诗人已经忘却了名利之心,不再被世俗的荣华所困扰,心中的梦想似乎也已消散。这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暂来尚如此, 况乃终身隐,**
即使只是暂时来到这样的环境中,已经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那么如果能够终身隐居,那将更为美妙。这表达了诗人对长期隐居生活的憧憬。
**何以疗夜饥, 一匙云母粉,**
在这样的环境中,夜晚的饥饿似乎也得到了某种疗愈。诗中将“一匙云母粉”作为比喻,象征着在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中,心灵得到了滋养,不再为物质的匮乏所困扰。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季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在自然与内心的双重净化中,诗人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读谢灵运诗》古诗词赏析:
《读谢灵运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题为"读谢灵运诗"的七言律诗。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阅读谢灵运诗歌时的内心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隐逸生活的深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歌内容概览:
1. **起首描绘景物**:“岩白云尚屯, 林红叶初陨”。诗人以秋日的自然景色开篇,岩壁上白云缭绕,林间的红叶初落,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2. **步入闲步与心灵之旅**:“秋光引闲步, 不知身远近”。随着秋光的引领,诗人开始了心灵的漫步,他在自然之中漫步,忘记了外界的距离,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宁静的状态。
3. **夜宿灵洞,心灵洗涤**:“夕投灵洞宿, 卧觉尘机泯”。夜晚,诗人投宿于某个洞穴中,这既是地理上的空间变化,也是心灵上的一个转折点,暗示着在自然的怀抱中,尘世的机心得以消除,心灵得到了洗涤与净化。
4. **名利心的忘却**:“名利心既忘, 市朝梦亦尽”。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他忘却了名利之心,不再梦想于世俗的尘嚣之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5. **隐居生活的向往**:“暂来尚如此, 况乃终身隐”。诗人对短暂的隐居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他在此基础上憧憬着终身隐居于自然之中的理想状态,表达了对和谐、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6. **以云母粉作为隐喻**:“何以疗夜饥, 一匙云母粉”。以云母粉作为夜间餐食的象征,不仅幽默地回应了生活的必需,也隐含了对物质生活的淡薄,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 艺术特色与情感主题:
- **自然与内心的对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白居易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自然对心灵的抚慰作用。
- **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阅读谢灵运的诗歌,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更表达了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向往,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 **对名利的淡泊**:诗中对于名利的忘却,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强调了精神追求和内在平和的重要性。
- **巧妙的意象与象征**:云母粉的使用,既是对实际生存状态的幽默回应,也是对精神世界丰富内涵的象征,加深了诗歌的意境和思考深度。
总之,《读谢灵运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对隐逸生活、名利观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探讨,通过白居易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