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kū sāng

枯桑

作者:白居易 
gāo gāo cǐ shān dǐng     sì wàng wéi yān yún
高高此山顶   四望唯烟云
xià yǒu yī tiáo lù     tōng dá chǔ yǔ qín
下有一条路   通达楚与秦
huò míng yòu qí xīn     huò lì qiān qí shēn
或名诱其心   或利牵其身
chéng zhě jí fù zhě     lái qù hé yún yún
乘者及负者   来去何云云
wǒ yì sī rén tú     wèi néng chū xiāo chén
我亦斯人徒   未能出嚣尘
qī nián sān wǎng fù     hé dé xiào tā rén
七年三往复   何得笑他人

《枯桑》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枯桑》描绘了一幅山巅远眺的场景,同时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对这首诗逐段解释:

###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高山之巅的景象,四周只有烟云缭绕,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如同置身于茫茫云海中,不易找到出口。

###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这里诗人转向对山脚道路的描述,这条道路连接着楚国和秦国,暗含着人生的道路是连通着不同目的地的,暗示着不同的人可能会因为各自的目的或追求而踏上不同的旅程。

###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这两句进一步展开对道路的思考,指出人们往往因为名利的诱惑或牵绊,从而选择不同的路径。这里“名”和“利”不仅是物质上的追求,也包括了人们对社会地位、声望等非物质需求的追求。

###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乘者”指坐车或乘坐交通工具的人,而“负者”则指背负重物的人。这句话通过描绘行人在路途上的繁忙景象,表现出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地,不论方式如何,都努力前行的状态。同时,“来去何云云”也反映了人生旅程的无常和变幻。

###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诗人自言也是其中的一员,被生活所牵绊,无法摆脱尘世的喧嚣和困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反省,意识到即使身处高处,依然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困扰。

###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最后两句是对人生的感悟。诗人经历了七年的反复往复,意识到自己也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困扰,因此不能轻易嘲笑他人。这表明了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对人生的艰难和复杂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们共同困境的理解和同情。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枯桑》通过对山景的描绘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探讨了人们在追求名利与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诱惑和挑战,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同情。

《枯桑》古诗词赏析:

《枯桑》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对山巅烟云、蜿蜒山路以及行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以壮阔的景象开始,山巅的孤高不仅映照出诗人的孤独,也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象征,这里的“烟云”既可以解读为自然的景象,也隐喻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

**中间部分**“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描述了一条通向远方的路,意味着人生旅途的广阔和未知。路的两端指向不同的地方——楚与秦,象征着人生的多样选择和不同的人生道路。接着,诗人用“名诱其心,利牵其身”来揭示人们在追求名利过程中的内心挣扎和外部诱惑,这也是对人性弱点的一种深刻洞察。

**后两句**“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描绘了路上行人忙碌而无休止的景象,不论是骑乘还是肩挑,都展现出人生旅途的艰辛和繁忙。这里“云云”表示众多、频繁,强调了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永不停息的状态。

**最后两句**“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是诗人自我的反省与感慨。诗人承认自己也如同那些追求名利的行者,被尘世的喧嚣所困扰,无法完全超脱。七年三往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反思,表达了他虽有想脱离世俗的渴望,但至今仍未能实现。同时,这也是诗人对其他行者的理解和同情,即虽然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但面对同样的困境,难有人能轻易超脱。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人物的活动与心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对世态的洞察,既有对生活现实的描述,也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反思,是一首具有深意的作品。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