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ēi yǔ yè xíng
微雨夜行
wǒ wèi dōng nán xíng shǐ dēng shāng shān dào |
我为东南行 始登商山道 |
shāng shān wú shù fēng zuì ài xiān é hǎo |
商山无数峰 最爱仙娥好 |
cēn cī shù ruò chā kē zā yún rú bào |
参差树若插 匼匝云如抱 |
kě wàng hán yù quán xiāng wén zǐ zhī cǎo |
渴望寒玉泉 香闻紫芝草 |
qīng yá píng xuē bì bái shí chuáng pù gǎo |
青崖屏削碧 白石床铺缟 |
xiàng wú rú cǐ wù ān zú liú sì hào |
向无如此物 安足留四皓 |
gǎn bǐ sī zì wèn guī shān hé bù zǎo |
感彼私自问 归山何不早 |
kě néng chén tǔ zhōng hái suí zhòng rén lǎo |
可能尘土中 还随众人老 |
《微雨夜行》古诗词释义:
《微雨夜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诗,以下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 开篇直述诗人为了东南方向的行程,开始了攀登商山的道路。这里的“东南行”可能暗示着诗人正为了某项使命或是对生活态度的转变而准备前往新的地方。
2. **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 在提到商山的无数山峰中,诗人特别提到了“仙娥好”,这可能指的是仙山或是诗人理想中的仙境,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喜爱。
3. **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 描述了商山中的树木参差不齐,像是插入云霄;云彩缭绕,环绕山峰,仿佛在拥抱山体,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观的自然景象。
4. **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清澈寒泉的渴望,以及对紫芝草香气的享受,暗示着对自然美景和纯真之美的追求与喜爱。
5. **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铺缟:** 描述了青山崖壁如同屏风般削出一片碧绿,白石铺成的“床”则像是洁白的丝绸,展现了大自然的色彩对比与质感之美。
6. **向无如此物,安足留四皓:** 这句话表达了如果能置身于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色之中,就连四皓(古代四位隐士)也会选择留下,意味着诗人对于山中景物的热爱远超常人。
7. **感彼私自问,归山何不早:** 诗人感慨于眼前的美景,开始反思自己为何没有早些来到这里,表达了对于当下的深刻感受和对过去行为的反思。
8. **可能尘土中,还随众人老:**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尘世生活的厌倦,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不再随波逐流,与众人一同老去,暗示了对自由与回归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尘世生活的反思与厌倦,体现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微雨夜行》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微雨夜行》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篇,通过描绘微雨中的夜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描绘自然美景**:诗中开篇即展示了诗人行走在商山道上的景象,“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用“仙娥”来比喻山峰,赋予了山峰以女性的柔美与高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山峰的参差不齐,云彩的抱拥,寒玉泉的清冷,紫芝草的香气,以及青崖和白石的纯净与洁白,这些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
2. **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仙人四皓生活的向往,“感彼私自问,归山何不早”,意在思考自己为何没有及早选择归隐,过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这里隐含了对尘世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
3. **人生选择的反思**:“可能尘土中,还随众人老”,这句话是对诗人对自身人生选择的反思,暗示了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尘世中,很容易随波逐流,与大众一同老去。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也体现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4. **哲理与情感的交织**:整首诗将自然美景的描绘与诗人的情感、思考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白居易诗作中常见的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这首《微雨夜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展现了白居易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