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ùn tīng yǒu shù , wǎn róng zǎo diāo , rén bù shí míng , yīn tí qí shàng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

作者:白居易 
bā yuè bái lù jiàng     hú zhōng shuǐ fāng lǎo
八月白露降   湖中水方老
dàn xī qiū fēng duō     shuāi hé bàn qīng dǎo
旦夕秋风多   衰荷半倾倒
shǒu pān qīng fēng shù     zú tà huáng lú cǎo
手攀青枫树   足蹋黄芦草
cǎn dàn lǎo róng yán     lěng luò qiū huái bào
惨澹老容颜   冷落秋怀抱
yǒu xiōng zài huái chǔ     yǒu dì zài shǔ dào
有兄在淮楚   有弟在蜀道
wàn lǐ hé shí lái     yān bō bái hào hào
万里何时来   烟波白浩浩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诗中对树的描述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亲友离散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以下是逐段解释:

1. **八月白露降, 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 衰荷半倾倒**: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八月白露初降,湖面水位渐高,白天和夜晚的秋风多了起来,使得湖中的荷花开始凋零,半数已经倾斜或倒下。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秋天的自然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

2. **手攀青枫树, 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 冷落秋怀抱**:诗人接着描述了自己站在湖边,手攀着青枫树,脚踏着黄色的芦草。眼前的景象让诗人感慨自己老去的面容和孤独的心境,感叹秋日的萧瑟和内心的寂寞。这里,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出一种孤独和衰老的情绪。

3. **有兄在淮楚, 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 烟波白浩浩**: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他提到有兄弟分别在淮楚和蜀道这两个地方,相隔万里,何时才能再次相聚。诗人借用“烟波白浩浩”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重逢的期盼。这句诗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团聚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对亲友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郡厅有树,晚荣早凋,人不识名,因题其上》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湖畔的一棵树,展现了一幅凄清的秋日景象,并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1. **自然景物的描绘**: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秋日的湖面和环境。“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通过具体的季节特征(白露、秋风、衰荷)营造出了一种萧瑟、凉爽的秋季氛围。荷叶的衰败与秋风的频吹,象征着自然界生命力的消退和时间的流逝。

2. **个体情感的抒发**:“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这一段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他通过身体的动作(攀、踏)与自然界的景物(青枫、黄芦、老容颜)进行互动,反映了他面对自然变迁时内心的哀愁与感叹。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暗示着生命的衰老与季节的更替在精神层面的共鸣。

3. **家人思念的寄托**:诗的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通过直接提到亲人的位置(淮楚、蜀道),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何时来),诗人将个人情感上升到对家人的思念层面,展现出深沉的亲情和对团聚的渴望。烟波浩渺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距离感和期待的不确定,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感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将个人情感和对家人的思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与亲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