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ǒ shēn
我身
liǎng yǎn rì jiāng àn sì zhī jiàn shuāi shòu |
两眼日将暗 四肢渐衰瘦 |
shù dài shèng xī wéi chuān yī fáng kuān xiù |
束带剩昔围 穿衣妨宽袖 |
liú nián shì jiāng shuǐ bēn zhù wú hūn zhòu |
流年似江水 奔注无昏昼 |
zhì qì yǔ xíng hái ān dé zhǎng yī jiù |
志气与形骸 安得长依旧 |
yì céng dēng yù bì jǔ cuò duō pī miù |
亦曾登玉陛 举措多纰缪 |
zhì jīn jīn què jí míng xìng dú yí lòu |
至今金阙籍 名姓独遗漏 |
yì céng shāo dà yào xiāo xī guāi huǒ hòu |
亦曾烧大药 消息乖火候 |
zhì jīn cán dān shā shāo gàn bù chéng jiù |
至今残丹砂 烧干不成就 |
xíng cáng shì liǎng shī yōu nǎo xīn jiāo dòu |
行藏事两失 忧恼心交斗 |
huà zuò qiáo cuì wēng pāo shēn zài huāng lòu |
化作憔悴翁 抛身在荒陋 |
zuò kàn lǎo bìng bī xū dé yī wáng jiù |
坐看老病逼 须得医王救 |
wéi yǒu bù èr mén qí jiān wú yāo shòu |
唯有不二门 其间无夭寿 |
《我身》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我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讲述了诗人在晚年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个人经历与心态的深刻反思。以下是对诗文逐段的解释: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年老体衰的状况。随着年岁的增长,眼睛逐渐视力减弱,四肢也因衰老而变得消瘦。衣物的尺寸难以适应日益减少的身体轮廓,穿衣服时经常觉得袖子太大而不合适。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诗人将流逝的时间比喻为奔腾不息的江水,日夜不歇。他的志向与身体(形骸)似乎难以保持一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反映了他对时光飞逝、身体衰老的感慨。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这里提到的是诗人曾经的辉煌时刻——“登玉陛”,即象征性地指他在朝堂上的职位与成就。但诗人也承认,即便在那时,他的行为或决策也可能有过失误(举措多纰缪)。即便到了现在,名留青史的记录中,似乎也独独遗漏了他,暗示了他对历史评价的思考。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至今残丹砂,烧干不成就,**
这几句是诗人对自己追求长生不老的努力的反思。他曾经尝试炼丹以求延年益寿(烧大药),但结果未能如愿(消息乖火候,至今残丹砂,烧干不成就),表达了对生命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自认在事业与修身养性方面都未得到完美的结果(行藏事两失),内心充满了忧愁与烦恼(忧恼心交斗)。最终,他如同一位憔悴的老者,被抛在了人生的荒野中(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最后两句诗,诗人坦然面对即将来临的老病,深感自己需要寻找到真正的解脱之道,即“医王救”,这里的“医王”指的是佛法中的佛陀,暗指寻求佛法的解脱与智慧。诗人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终点的平静接受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希望在佛法的指引下获得永恒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衰老、追求与反思,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信仰的深刻思考。
《我身》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我身》诗,通过描绘自身身体、精神、事业的种种变化与挫折,以及对生命与自然法则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切感慨和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诗的开头即直面衰老之痛:“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身体日渐衰老的状况,两眼昏暗,四肢乏力,这是自然法则对所有生物的普遍规律。紧接着,通过衣物的变化,如“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进一步刻画了身体的变化,衣物不再适合,这是衰老的直接体现。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将时间比作永不停息的江水,形象地展示了时间流逝的不可阻挡,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而“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表达了诗人对保持精神活力和身体健康的渴望与追求。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回顾了诗人的过去,可能是指仕途或某种事业的追求,然而“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暗示了过去的努力和成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记录,这反映了人生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接下来,“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至今残丹砂,烧干不成就”,诗人或许在寻找一种精神或物理上的“炼金术”,以实现某种内心的满足或生命的延续,然而“至今残丹砂,烧干不成就”,体现了试图超越自然法则的努力最终未能成功。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表明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冲突,感到忧虑和困扰,内心的斗争是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坐看老病逼”则是对晚年生活的描述,面对衰老与疾病的侵袭,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力。
最后,“须得医王救,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解脱和生命永恒的渴望。在这里,“医王”可能象征着精神上的导师或救赎,而“不二门”则暗示着通向精神解脱的唯一途径,意指佛教中追求的涅槃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精神追求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也有对精神解脱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