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ǎn gē xíng
短歌行
yì mò liàn cǐ shēn yì mò yàn cǐ shēn |
亦莫恋此身 亦莫厌此身 |
cǐ shēn hé zú liàn wàn jié fán nǎo gēn |
此身何足恋 万劫烦恼根 |
cǐ shēn hé zú yàn yī jù xū kōng chén |
此身何足厌 一聚虚空尘 |
wú liàn yì wú yàn shǐ shì xiāo yáo rén |
无恋亦无厌 始是逍遥人 |
juǎn sì bǎi sān shí wǔ |
卷四百三十五 |
《短歌行》古诗词释义:
《短歌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旨在探讨对自身存在的态度,以及如何在人生中找到真正的解脱与自由。以下是逐段解释:
1.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这四句诗主张既不要过于眷恋自己的身体,也不要过分厌弃它。身体是人生存的基础,但不应过于执着于它所带来的物质与情感的束缚与困扰(万劫烦恼根)。同样,身体也是短暂的,终将归于虚空(一聚虚空尘),因此,不应过分厌恶。
2.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最后的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只有当一个人能够既不眷恋也不厌弃身体时,他才能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自由(逍遥人)。这里“无恋亦无厌”代表了对身外之物的超越与放下,是精神层面的超脱。
全诗通过对比“恋身”与“厌身”的态度,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而非物质或身体上的依赖。这种哲学思想在佛学中亦有体现,主张“无我”观念,即超越对自我与物质的执着,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短歌行》古诗词赏析:
《短歌行》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世界的深邃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禅宗哲学的融入**:诗中的“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反映了禅宗哲学中的“无我”思想,意在教导人们不要对生命中的一切情感过度执着,也不应过于排斥。这种对生命的淡然态度,是佛教及禅宗哲学中追求解脱的重要部分。
2. **对人生本质的探讨**:“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四句,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本质。白居易认为,无论是生命中的欢愉还是痛苦,都只是无尽轮回(万劫)中的烦恼,最终归于虚无(虚空尘)。这种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认识,是深刻的生命观和宇宙观的体现。
3. **追求精神自由**:“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望。摆脱了对生命中一切情感的执着与排斥,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是诗人所追求的“逍遥人”的状态。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心灵解放的向往。
4. **简练的语言与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言简洁明了,却又蕴含丰富的哲理。每一句都富含深意,引导读者思考生命、存在的本质以及如何在世间找到真正的自由与满足。
总之,《短歌行》不仅展示了白居易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才华,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学思考的作品,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