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zhāng nán jiǎn rù shǔ

送张南简入蜀

作者:白居易 
mò bēi jīn gǔ yuán zhōng yuè     mò tàn tiān jīn qiáo shàng chūn
莫悲金谷园中月   莫叹天津桥上春
ruò xué duō qíng xún wǎng shì     rén jiān hé chǔ bù shāng shén
若学多情寻往事   人间何处不伤神

《送张南简入蜀》古诗词释义:

《送张南简入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友人张南简出蜀而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的是一种对别离的淡然态度和对往事的感慨,同时提醒友人,在人生旅途中,每一步都可能触动心灵的伤痛。下面逐段解释诗文:

1. **莫悲金谷园中月, 莫叹天津桥上春,**:
-"金谷园中月":指的是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中的明月,这里象征着曾经的美好时光和繁华生活。"悲"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天津桥上春":天津桥位于长安(今西安)附近,是唐代著名的桥梁,春天时两岸花开,景色宜人。"叹"字表达了对当前美好景致的眷恋和即将失去的惋惜。
- 整句诗意为:不要因为回忆起往日金谷园中的月夜和天津桥上的春色而感到悲伤和感叹。这是在提醒友人不要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之中。

2. **若学多情寻往事, 人间何处不伤神**:
-"若学多情寻往事":若按照多情的方式去寻找、回忆往日的情景和往事。
-"人间何处不伤神":人生在世,无论何处回忆、寻找往事,都可能会触动内心的伤痛。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复杂性的感慨。
- 整句诗意为:如果按照多情的方式去追寻往日的记忆,那么在人世间,不论何处都会引发内心的伤感。这是在告诫友人,不要过多地怀旧和沉浸于过往的回忆中,因为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情感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是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复杂性的深刻反思。通过提醒友人不要过于悲伤于过去,鼓励其面向未来,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送张南简入蜀》古诗词赏析:

《送张南简入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送别诗,其主题在于劝导朋友张南简不必过于悲伤和感叹于过往的春花秋月,而应将人生视野放宽,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个人情感和得失,进而体悟更广泛的人间悲欢。

首句“莫悲金谷园中月”,以“金谷园”这一典故比喻繁华易逝的过往,用“月”来象征美好的时光。白居易在此劝告友人,不应为过去美好的事物而感到悲伤。金谷园曾是西晋时期石崇的豪华府邸,园中曾有月色如银,美不胜收,但这些美好终将消逝,不应为此过度哀伤。

第二句“莫叹天津桥上春”,进一步扩展这一主题。天津桥是长安城中的著名桥梁,春日里桥上草木葱茏,春色满眼。白居易在此告诫朋友,不必为眼前的春光而感叹,因为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且不应成为心灵的羁绊。

第三句“若学多情寻往事”,则是一种假设的劝诫。这里“多情”指过分地沉浸于过去的情感中,白居易警示朋友如果以多情的态度去寻找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么在人生的任何一处都可能陷入伤感的情绪中。这句话是对“莫悲”和“莫叹”主题的深入探讨。

最后一句“人间何处不伤神”,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表达。白居易在这里强调,无论是金谷园的月色还是天津桥的春光,亦或是人生的任何经历,都可能成为让人感到伤感的回忆。这句话既是对“多情”的否定,也是对生活的哲思。在人世间,情感的伤痛几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超越这些情感,而不是被它们所束缚。

整体上,这首诗以婉转的口吻和深沉的哲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珍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如何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