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lǐ èr shí wén lüè 、 wáng shí bā zhì fū bù zhì , dú sù xiān yóu sì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
jīn nián dào shí xià yún bái qù nián lái shí qiū shù hóng |
今年到时夏云白 去年来时秋树红 |
liǎng dù jiàn shān xīn yǒu kuì jiē yīn wáng shì dào shān zhōng |
两度见山心有愧 皆因王事到山中 |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表达的是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与友人相聚的感慨。我们可以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 首联:今年到时夏云白, 去年此时秋树红
首联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色的变换。"夏云白"和"秋树红"分别象征着夏天天空中洁白的云朵和秋天树上红艳的树叶,这些景物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通过对比"白"和"红"两种色彩,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 颔联:两度见山心有愧, 皆因王事到山中
颔联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感受。"两度见山"可能是指诗人两次来访仙游寺,并且在此过程中两次见到山景。这里的"山"不仅仅指的是自然景观,也可能暗喻诗人内心的山峰、难题或目标。"心有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来访的目的并非纯粹的赏景或休闲,而是因为"王事"(官职或公务)的原因不得不来到山中,这可能使他感到内疚或遗憾。诗人可能意识到,他的本意是希望与友人相聚或放松心情,但现实的职责却使这一切变得复杂或不可能。
### 全诗主旨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换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意识以及在公务与个人愿望之间的矛盾和挣扎。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间宝贵和对与友人相聚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在官场上可能面临的各种限制和挑战。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古诗词赏析: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在仕途与自然之间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情与责任的深思。让我们逐一解析诗的内涵。
### 题目解析
这首诗的题目“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直接指出了诗歌的核心内容:白居易期待与李二十文略和王十八质夫相聚,但因为后者未能如约而至,他只能独自一人在仙游寺度过夜晚。这一情景暗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期待,以及未能如愿的失落。
### 首句解读
首句“今年到时夏云白”描绘了一幅夏季的景象,云彩洁白如雪,这是诗人对当前时间的直观描述,也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回顾。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似乎在思考与期待中徘徊。
### 第二句分析
“去年来时秋树红”与首句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的回忆。秋树的红叶代表了一年的季节转换,也隐含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循环。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诗人内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中间两行的含义
接下来的“两度见山心有愧,皆因王事到山中”,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在山中与友人相聚的内疚感。这里的“两度见山”意味着诗人曾两次因公务之故,不得不在山中停留,但未能与友人相会。这种内疚不仅是对未能享受自然之美的遗憾,也是对友情的珍惜未能如愿的惋惜。
### 结尾思考
最后一句“皆因王事到山中”是对前面情感的总结,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在公务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抉择与无奈。白居易用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在履行职责与追求个人愿望之间的矛盾。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体现了白居易诗作中对人性、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
总之,《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与思考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责任与自然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