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 nán sòng běi kè , yīn píng jì xú zhōu xiōng dì shū ( shí nián shí wǔ )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时年十五)
huā luò niǎo yīng yīng nán guī chēng yě qíng |
花落鸟嘤嘤 南归称野情 |
yuè yí qín lǐng sù chūn hǎo shǔ jiāng xíng |
月宜秦岭宿 春好蜀江行 |
xiāng lù tōng yún zhàn jiāo fēi jìn jǐn chéng |
乡路通云栈 郊扉近锦城 |
wū tái zhì gāng sòng rén xiàn bié shí róng |
乌台陟冈送 人羡别时荣 |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时年十五)》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这首诗描绘了江南送别北行客的情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徐州兄弟的思念之情。下面对诗的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1. **花落鸟嘤嘤, 南归称野情**
这句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花儿凋零,鸟儿鸣叫,展现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卷。"南归"和"野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
2. **月宜秦岭宿, 春好蜀江行**
这两句提到了月夜在秦岭停留,春光中沿蜀江而行的景象。"月宜宿"表达了月夜的宁静美好,"春好行"则描绘了春日蜀江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旅途风景的欣赏。
3. **乡路通云栈, 郊扉近锦城**
"乡路通云栈"描述了通往家乡的路途,经过蜿蜒曲折的云栈。"郊扉近锦城"则是说临近繁华的都市,这里"锦城"可能指成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熟悉与情感。
4. **乌台陟冈送, 人羡别时荣**
"乌台"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或所属的职位,"陟冈"意为登山,整体意思是诗人(或其所在的职位)在山上为北行的客人送行。"人羡别时荣"表达了一种离别时的荣耀感,可能是指客人的身份、地位或此行的重要性,让人羡慕。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旅途中遇到的地方、以及送别北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徐州兄弟的思念,以及对旅行和别离的独特感受。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时年十五)》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展现了其对江南与北国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谊、亲情的深切感慨。诗作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关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描绘江南景色**:诗的开头以“花落鸟嘤嘤”为起始,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花落而鸟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此处的“南归称野情”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喜爱,同时也为后续描述江南与北国的不同风光埋下了伏笔。
2. **对秦岭与蜀江的描绘**:诗人通过“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两句,将秦岭与蜀江并置,一方面描绘了秦岭山月的宁静之美,另一方面展现了蜀江春日的生机勃勃。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不同地域风光的欣赏,也隐含着诗人对旅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3. **诗中的情感寄托**:诗的后半部分转而表达对徐州兄弟的思念与牵挂,通过“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描绘了诗人对故乡与远方亲友的思念。这里不仅有对兄弟的深情呼唤,也有对徐州这一地方的熟悉与亲切感,体现出诗人的情感与地缘的紧密联系。
4. **结尾的送别与祝福**:“乌台陟冈送,人羡别时荣”作为结尾,展现了诗人在送别北客时的场景与心情。通过“乌台”这一形象,可能暗指一种离别或送别的仪式感,而“陟冈送”则具体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庄重而深情的氛围。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北客的祝福,也反映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色描绘和真挚的人际情感表达,展现了白居易对江南与北国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与祝福。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