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iāng lóu wàng guī ( shí bì nàn zài yuè zhōng )

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

作者:白居易 
jiāng hǎi piāo piāo gòng lǚ yóu     yī zūn xiāng quàn sàn qióng chóu
江海漂漂共旅游   一尊相劝散穷愁
yè shēn xǐng hòu chóu hái zài     yǔ dī wú tóng shān guǎn qiū
夜深醒后愁还在   雨滴梧桐山馆秋

《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古诗词释义:

《江楼望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描述了他在避难时在越中(即现在的浙江省)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江海漂漂共旅游**:在这句中,诗人使用“江海漂漂”来形容自己如同江海中漂泊不定的船只,比喻自己在动荡的时局中四处漂泊。与“共旅游”连用,意味着诗人与许多人在同样艰难的旅途中同行,强调了在乱世中共同承受苦难的人们之间的共通感受。

2. **一尊相劝散穷愁**:在这句诗中,“一尊”指的是酒杯,表明诗人和朋友们通过饮酒来寻求暂时的慰藉和放松。“相劝散穷愁”意味着在艰难时刻,朋友们聚在一起,通过喝酒、谈话等交流活动来分散对困境的忧虑和痛苦。这反映了人们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支撑和情感慰藉的习惯。

3. **夜深醒后愁还在**:这句描绘了夜晚沉睡之后,诗人并未因为短暂的休息而忘却忧愁。即使是在睡眠中,内心的情感和忧虑仍然萦绕不去。夜晚通常给人以静谧和宁静的错觉,但诗人在这里强调,即使是面对平静的夜晚,内心的愁绪仍然难以摆脱,强调了忧愁的持久性和深度。

4. **雨滴梧桐山馆秋**:这句诗描绘了在秋雨中,梧桐树叶上滴落的雨滴声,营造了一种孤独而萧瑟的氛围。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其内心的孤独和忧郁之情。山馆,意为山中的旅馆,暗示诗人可能在避难或流离失所的状态下,身处陌生之地,增加了诗的忧伤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深刻描绘了诗人面对战乱和个人困境时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在艰难时局中人们对自由、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内心的愁苦难以摆脱的无奈。

《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江楼望归》,通过对诗人避难于越中时在江边楼台眺望归途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避难时期的孤独、忧愁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首句“江海漂漂共旅游”描绘了一幅广阔无垠的江海景象,诗人与众多旅人在江海上漂泊,暗示了当时动荡不安的时局,以及诗人的身世飘零。这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一种象征,反映了诗人在艰难岁月中漂泊不定的生活现状。

次句“一尊相劝散穷愁”则展示了诗人在这种困境中寻找慰藉的一面。在诗人的世界里,酒是一种常见的人间温情,它能够暂时“散穷愁”,让心灵得到一丝安慰。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一丝乐观与希望。

紧接着“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这句,情感更加深沉。夜深人静之时,尽管酒后的欢愉消散,忧愁却依然如影随形。诗人借助秋夜的雨滴声和梧桐叶的摇曳,生动地描绘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梧桐与秋雨的意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凄凉氛围,也象征了时光的流逝和无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带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避难期间的孤独、忧愁与对未来的期待。在自然的映衬下,诗人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释放,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间悲欢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