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ú yè jì dì mèi

除夜寄弟妹

作者:白居易 
mǎn yǎn yún shuǐ sè     yuè míng lóu shàng rén
满眼云水色   月明楼上人
lǚ chóu chūn rù yuè     xiāng mèng yè guī qín
旅愁春入越   乡梦夜归秦
dào lù tōng huāng fú     tián yuán gé lǔ chén
道路通荒服   田园隔虏尘
yōu yōu cāng hǎi pàn     shí zài bì huáng jīn
悠悠沧海畔   十载避黄巾

《除夜寄弟妹》古诗词释义:

《除夜寄弟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除夜(即除夕)时思念远方弟妹的作品。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诗人抬头望向远方,眼中的景色被云雾与水波所覆盖,明亮的月光照在高楼上,显得特别宁静。这句话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仰望夜空的场景,表达了他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寂寞。

2.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旅愁”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的忧愁和思乡之情。春意渐浓,诗人仿佛感到了春天的气息,而这种感觉却勾起了他对南方(越地)和北方(秦地)家乡的思念,夜晚的梦境中他回到了故乡。

3.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荒服”是指边远地区,“虏尘”则可能指战争或边疆的动荡。这句话说明诗人所在之处道路通往边远之地,田园因战争(或政治动荡)而隔绝,表达了诗人身处动荡时期、远离家乡的无奈和忧虑。

4.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沧海畔”意为海边,此处可能是比喻性的描述,意指远离家乡,身处边远之地。诗人提到他已经避居在此十年,避开了黄巾之乱。黄巾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里用以指代诗人经历的动荡时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远离家乡、避难生活的苦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除夕之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对远方弟妹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动荡时代的无奈和忧虑。

《除夜寄弟妹》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除夜寄弟妹》一诗,深深描绘了作者在除夕夜对弟妹的思念,同时也融入了对家国、人生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此诗不仅仅是一首对亲人的情感寄托之作,更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忧虑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下面,我们来逐一赏析诗中的元素:

1.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满眼的云水景色和明亮的楼上之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满眼云水色暗示了作者站在高处,从一个相对超脱的角度审视周围的世界,月明楼上人则暗示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不仅仅是对弟妹的思念,也是对往昔宁静生活的怀念。

2.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这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春入越和夜归秦,分别代表着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对过去的回忆。春入越可能是指春天到了遥远的南方,引出作者的游子之愁;夜归秦则是通过梦境回到故乡,表达了强烈的乡愁和对家的思念。这里的“越”和“秦”分别代表南方和北方的家乡,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跨越了地域的界限。

3.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的背景。道路通往荒凉的地方,意味着战乱让往日的通途变得荒芜;田园被虏尘所隔,暗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生活环境的破坏。这不仅仅是对个人遭遇的叙述,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深刻反映。

4.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最后一句点明了作者避难的背景。沧海畔象征着远离家乡,十载则表示避难时间之长,黄巾可能指乱世中的动荡。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为了避乱而长时间远离家乡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现实。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除夜寄弟妹》不仅是一首表达亲人思念的诗,更是一首深刻反映时代动荡、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交织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作者展现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