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ōng yè shì mǐn cháo ( shí zài dōng dōu zhái )

冬夜示敏巢(时在东都宅)

作者:白居易 
bēi jūn lǎo bié wǒ zhān jīn     qī shí wú jiā wàn lǐ shēn
悲君老别我沾巾   七十无家万里身
chóu jiàn zhōu xíng fēng yòu qǐ     bái tóu làng lǐ bái tóu rén
愁见舟行风又起   白头浪里白头人

《冬夜示敏巢(时在东都宅)》古诗词释义:

《冬夜示敏巢(时在东都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敏巢(可能是指某位友人,也可能是个泛指的称呼)的回忆和感怀,表达了诗人对老友别离的哀伤以及对漂泊生涯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悲君老别我沾巾**: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友人老去、远离,感到悲伤,以至于诗人自己也流下了眼泪。这里充满了对老友离去的不舍和深深的哀伤之情。

2. **七十无家万里身**:这句话描绘了友人的现状,即他已经七十岁,却没有家,身在万里之外的地方。这不仅是对友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也隐含着对老年孤独、无依无靠的同情与感慨。

3. **愁见舟行风又起**:这句话描述了一幅场景,友人的行舟再次起航,而此时又刮起了风。在这里,“舟行风起”象征着友人再次踏上旅途,远离故土,而风的再次刮起,可能寓意着旅途的艰辛与不稳定性。

4. **白头浪里白头人**:最后一句通过“白头浪里白头人”这一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孤独与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这里,“白头浪”既指友人的白发在风浪中显得格外醒目,也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时间的无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离别和漂泊生活,表达了对老友离散的哀伤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充满了深深的同情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怀。

《冬夜示敏巢(时在东都宅)》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冬夜示敏巢》展现了他对一位名为敏巢的朋友老年的离别之痛,以及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勾勒出一个深情而悲凉的画面。

首先,标题“冬夜示敏巢”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冬夜,这本身就是一种寒冷、静寂的氛围,为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时间的选择暗示了离别的情绪被放大,夜晚的孤独更加深了别离的痛苦。

“悲君老别我沾巾”是全诗的起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敏巢年迈离别时的哀伤之情。诗人的泪水和同情,反映了他对朋友年老体衰、离别之际的深深怜悯。

接着,“七十无家万里身”点出了敏巢离别时的状态——已经七十大寿,却流落异乡,无家可归。这不仅是对敏巢个人境遇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反映了老年孤苦的社会问题。在这里,白居易用简单却沉重的句子,揭示了社会对老人的不公与忽视。

“愁见舟行风又起,白头浪里白头人”是全诗最动人心魄的句子。通过“舟行”这一动态形象,描绘了敏巢在风雨中乘船远行的场景。风起浪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荡,也象征了人生的波折。而“白头浪里白头人”,将人与自然界的苍凉对比,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以及老年的孤独与无依。这两句诗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深刻地表达了对敏巢离别之痛的同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离别、老年、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哀伤而又深刻的画面,使得读者在感受到诗人情感的同时,也对人生、社会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