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è zhōng shǒu suì ( zài liǔ jiā zhuāng )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lú huǒ yù xiāo dēng yù jǐn yè zhǎng xiàng duì bǎi yōu shēng |
炉火欲销灯欲尽 夜长相对百忧生 |
tā shí zhū chù zhòng xiāng jiàn mò wàng jīn xiāo dēng xià qíng |
他时诸处重相见 莫忘今宵灯下情 |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客中守岁》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描绘了诗人在柳家庄客居时,夜晚独自守岁的场景及内心的感受。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部分来逐段解释:
1. **炉火欲销灯欲尽, 夜长相对百忧生**
这一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炉火即将熄灭,灯光也快要耗尽。这里的“夜长”不仅仅指的是物理上的夜晚,更蕴含了时间漫长、孤独与寂寥的内心感受。在这种环境下,“相对”两字,暗示着诗人在孤独中与自己的思绪相对,内心的忧愁与不安开始涌现,仿佛那些忧伤与思绪随炉火和灯光的逐渐消散而不断滋生。
2. **他时诸处重相见, 莫忘今宵灯下情**
在经历了孤独与忧愁之后,诗人对未来的重逢和相聚怀有期待,用“他时”表示对未来的憧憬,预想在其他地方与他人重逢。这里用“诸处”强调了可能的相聚地点之多,体现出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普遍期待。同时,通过“莫忘”一词,诗人向未来的相遇者表达了一种提醒和承诺,希望对方不要忘记今晚在灯下共同度过的情感,这不仅是对今晚情感的珍视,也是对未来的重逢建立在共同回忆基础上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独白,表达了一种在异乡客居时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的珍视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孤独与忧愁的复杂情感。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古诗词赏析:
《客中守岁》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过年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期许。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主题情感**: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期许,反映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孤独感受和对未来重逢的憧憬。白居易通过对炉火、灯光等日常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充分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守岁时的内心状态。
2. **艺术手法**:
- **视觉意象**:诗中运用了“炉火”、“灯”等视觉意象,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也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感受。炉火“欲销”、灯光“欲尽”暗示了夜的漫长和时光的消逝。
- **情感表达**:通过“夜长相对百忧生”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因孤独而产生的百般忧愁。这种情感的直接流露,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未来展望**:“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则是对未来重逢的期许和对当下情感的珍惜。这种对未来的憧憬,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3. **文化意义**:
- **守岁传统**:诗中描述的守岁场景,与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守岁”活动相呼应,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旧年的怀念。在异乡守岁,更显得这种情感的深厚和独特。
- **人情味**:最后一句“莫忘今宵灯下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结,即便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和人情味。
综上所述,《客中守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渴望,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