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ā xià zì quàn jiǔ
花下自劝酒
bù yòng cái wèi míng fèng guǎn bù xū jié zuò diào yú gān |
不用裁为鸣凤管 不须截作钓鱼竿 |
qiān huā bǎi cǎo diāo líng hòu liú xiàng fēn fēn xuě lǐ kàn |
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 |
《花下自劝酒》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花下自劝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自我情感的感悟。以下是逐段解释:
### 不用裁为鸣凤管
这句话比喻诗人自己,意为他并不需要将自己的才华或存在塑造成某种特定形式,比如“鸣凤管”——即古代传说中凤凰所用的乐器。这里的“鸣凤管”在这里象征着世间的名声、地位或某种特定的成就,诗人认为自己无需追求这样的外在形式,因为他对自己的内在价值有信心。
### 不须截作钓鱼竿
这一句继续比喻,指诗人不需要将自己的生活或目标定位在通过某种方式去获取外在的满足或成就上,比如“钓鱼竿”——意指追求物质、权力或某种外在的收获。诗人认为,真正的满足和价值不应仅仅来自外界的认可或物质的拥有,而应该是内心深处的平和与自我实现。
###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在万物凋零的冬季,万物枯萎,花儿凋谢,百草枯萎,整个世界似乎进入了沉寂。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雪的出现为这一景象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寓意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在生命的低谷或艰难时刻,就像冬季之后的雪景,虽然看似萧瑟,但往往蕴藏着新的生机和美丽。这里,诗人劝诫自己(也借以劝诫读者),在生活的逆境中,要保持坚韧和乐观,如同在纷纷大雪中依然能欣赏到美景一样,内心依然能够找到温暖和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花下自劝酒》古诗词赏析:
《花下自劝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作者的自述,传达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与珍惜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理解**:标题“花下自劝酒”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作者在花下饮酒的情景。这个标题简洁明了,预示了诗歌中会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我慰藉的情境。
2. **首句“不用裁为鸣凤管”**:此句使用“鸣凤管”这一形象的比喻,强调了作者对现有事物的满足,不需要通过刻意加工(如制作乐器)来赋予其特殊的意义或功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欣赏和对现状的满足感。
3. **第二句“不须截作钓鱼竿”**:与上句形成呼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现有事物的直接接受和不追求额外价值的自在态度。这里通过钓鱼竿的比喻,强调了在自然面前的朴素和纯粹。
4. **颈联“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这一联通过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面对自然更替时的平静和超然。在万物凋零的冬季,他选择了留下欣赏雪花,体现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这里的“纷纷雪”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纯净、自由状态的象征。
5. **整体情感**:全诗通过作者在花下的自劝饮酒,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关注内心世界和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白居易借诗传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唐代士人特有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体现作者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的作品。它通过直接、朴素的语言,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情与感悟,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哲理与意境结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