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shī shān rén yě jū
题施山人野居
èr yuè cūn yuán nuǎn sāng jiān dài shèng fēi |
二月村园暖 桑间戴胜飞 |
nóng fū chōng jiù gǔ cán qiè dǎo xīn yī |
农夫舂旧谷 蚕妾捣新衣 |
niú mǎ yīn fēng yuǎn jī tún guò shè xī |
牛马因风远 鸡豚过社稀 |
huáng hūn lín xià lù gǔ dí sài shén guī |
黄昏林下路 鼓笛赛神归 |
《题施山人野居》古诗词释义:
这首白居易的《题施山人野居》描绘了一幅充满乡村特色的景象,通过多个场景展现出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面貌。下面是对这首诗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这句诗描述了二月里的村园一片温暖,桑树间飞舞着戴胜鸟。戴胜鸟在春季会开始活动,它的出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给宁静的乡村带来生机。
2. **农夫舂旧谷,蚕妾捣新衣**:
这里描述了农夫们在忙着舂捣陈年的谷物,准备新的粮食;同时,养蚕的女子也在忙着制作新衣。这两项活动是农事和手工艺的代表,反映了乡村人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
这句诗描绘了乡村特有的景观。牛和马随着风向远处游荡,而鸡和猪在节日期间(社日)出没的次数减少了。这里的“社”指中国传统的土地神,过社日时,村民会祭祀土地神,庆祝农业丰收,同时在这一期间,家禽出没频繁。
4.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最后一句描述了黄昏时分,林荫下的小路显得格外宁静。村民们结束了祭祀活动,带着鼓笛之声,返回家园。这种庆祝活动不仅是对神灵的敬拜,也是乡村社区内部交流与团聚的重要时刻。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乡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农事的繁忙、手工艺的日常、动物的自然活动以及祭祀活动的盛况,全方位地呈现了一个和谐、淳朴的乡村生活画面。
《题施山人野居》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题施山人野居》,用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二月的自然风光与农忙生活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开篇的描绘**:“二月村园暖, 桑间戴胜飞” 开篇即以温暖的二月春光引入,通过“桑间戴胜飞”这一细节,既点明了地点和季节,也暗示了蚕桑生产即将开始,预示着农忙季节的到来。
2. **农忙的景象**:“农夫舂旧谷, 蚕妾捣新衣” 这两句通过农夫和蚕妾的活动,具体描绘了农忙的场景。舂旧谷,是农民在收获上一年的谷物后进行的后续处理,而捣新衣,则是蚕妾在新蚕即将孵化时的准备活动。这既体现了农民生活的季节性,也展示了劳动人民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心态。
3. **自然与生活的交织**:“牛马因风远, 鸡豚过社稀” 这两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另一面。牛马随风四处觅食,鸡豚可能因为农事繁忙而显得不太活跃。这种自然与生活交织的场景,体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秩序。
4. **黄昏的温馨与礼俗**:“黄昏林下路, 鼓笛赛神归” 诗歌以黄昏时分的乡村路作为结尾,通过“鼓笛赛神归”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社会的礼俗活动,人们在忙碌一天后,以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进行祭神,体现了乡村社会的和谐与人们对神明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二月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忙季节的繁忙景象、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存以及乡村社会的温馨与礼俗,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