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 tí xī míng sì mǔ dān ( shí yuán jiǔ zài jiāng líng )
重题西明寺牡丹(时元九在江陵)
huā yuán yù qù qù yīng chí zhèng shì fēng chuī láng jiè shí |
花园欲去去应迟 正是风吹狼借时 |
jìn xī shù shù yóu kān zuì bàn luò chūn fēng bàn zài zhī |
近西数树犹堪醉 半落春风半在枝 |
《重题西明寺牡丹(时元九在江陵)》古诗词释义:
《重题西明寺牡丹(时元九在江陵)》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明寺牡丹的欣赏和对友人元稹(字元九)的思念之情。接下来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 诗句解释
**花园欲去去应迟, 正是风吹狼藉时, 近西数树犹堪醉, 半落春风半在枝**
**花园欲去去应迟:** 诗人想要离开花园,却感觉有些犹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观时的留恋之情。
**正是风吹狼藉时:** 此处的“狼藉”原意是指混乱、散落,这里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过牡丹花时,花瓣随风飘落的场景,给人一种繁荣而短暂的美丽感觉。
**近西数树犹堪醉:** 意思是靠近西边的几株牡丹花依然让人沉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牡丹花的深深喜爱和赞叹。
**半落春风半在枝:**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有的牡丹花瓣随风飘落,有的依然留在枝头。这里蕴含着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感慨以及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 总体解释
整首诗以花园里的牡丹花为载体,通过描写牡丹花随风飘落的美丽景象,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也寄托了对远方友人元九的深切思念。牡丹花的凋谢与重聚,象征着友谊与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重题西明寺牡丹(时元九在江陵)》古诗词赏析:
《重题西明寺牡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深深喜爱与对友人元稹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此诗的赏析:
### 花园欲去去应迟,正是风吹狼藉时,
此句开篇即勾勒出一幅花园内的美好景象,欲去不去的情感跃然纸上。"欲去去应迟"表明了诗人对离开花园的不舍,而"正是风吹狼藉时"则描绘了花儿因风吹而凋零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牡丹花的脆弱和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因为他知道美丽的时刻总是短暂的。
### 近西数树犹堪醉,半落春风半在枝,
这两句是诗中最为精妙的部分,通过对牡丹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极致追求。"近西数树犹堪醉",用"醉"字不仅形容了牡丹花的美丽令人心醉,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极致享受与珍惜。"半落春风半在枝"则是对牡丹花生命循环的生动描绘,既展现了花朵凋落的凄美,又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永恒。
### 总体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深沉热爱以及对友人元稹的思念之情。牡丹花的盛开与凋落,不仅是自然界的轮回,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诗中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更蕴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