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ú zhuó yì wēi zhī ( shí duì suǒ zèng zhǎn )

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

作者:白居易 
xuě zhōng zhòng jì xuě shān jì     wèn dá yīn qín sì jù zhōng
雪中重寄雪山偈   问答殷勤四句中
běn lì kōng míng yuán pò wàng     ruò néng wú wàng yì wú kōng
本立空名缘破妄   若能无妄亦无空

《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诗题为《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诗歌内容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佛法的深究。下面逐句解释:

1. **雪中重寄雪山偈,** - 这句提到在雪中重送(或重新寄送)雪山偈。雪山偈,通常与佛教有关,暗示着诗人通过佛法的思考来慰藉内心的孤独。这表明诗人或许在某个寒冷的雪夜,重读或重写了与佛教有关的诗文,以此作为思念友人的媒介。

2. **问答殷勤四句中,** - 在这四句的问答中,充满了深意与热情。这里的“问答”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自问自答,或者与友人通过文字进行的精神交流。四句的内容虽然未直接写明,但可以推测是在探讨某种深刻的人生哲学或对佛法的领悟,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精神层面的共鸣。

3. **本立空名缘破妄,** - 这句诗探讨的是佛法中的“空”与“妄”的概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的,即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这里的“本立空”可能指的是建立在认清事物本质(空)之上的某种原则或行为。通过“缘破妄”,即通过理解并去除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或偏见,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觉悟。这表明诗人通过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解脱之道。

4. **若能无妄亦无空.** - 最后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思考。若能去除一切无实的念头(无妄),也就无需执着于事物的空无本质(无空)。这暗示了一种通过去除内心的杂念和误解,达到内心真正平静与解脱的理想状态。在佛教中,这样的状态被认为是到达涅槃境界,即彻底解脱痛苦和烦恼的状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饮酒时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佛法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解脱的修行之路。

《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独酌忆微之》不仅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在诗词中,诗人通过描述与友人微之(元稹)的深厚友谊,以及在雪中重寄偈语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对内心世界的体悟。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雪中重寄雪山偈,** - 首句描绘了在纷飞的雪中,诗人将一首偈语寄予友人的情景。雪山在这里可以象征纯洁和静谧,雪中寄诗也寓意着在宁静的环境中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寄托。

**问答殷勤四句中,** - 说明了这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寄语,而是双方在诗中通过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彼此间的关怀与理解。这里的“四句”可能指的是一首四句的诗歌,通过这种简短的文学形式,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本立空名缘破妄,** - 这句诗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本质与虚妄。"本立"意味着建立在真实、本质基础上的事物或想法,"空名"则可能指的是表面的、虚幻的名声或地位。"缘破妄"则是说通过破除虚妄、伪饰,才能触及事物的真正本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即通过去除表面的虚妄,找到内在的真实价值。

**若能无妄亦无空,** -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和深化,意味着如果能够超越虚妄,那么真实也不会成为空洞的概念。在这里,“无妄”与“无空”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概念,暗示着真正的智慧是在破除虚妄与追求真实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内外的和谐一致。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更蕴含了对人生、对智慧、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雪中寄诗的场景,以及蕴含哲理的诗句,白居易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人生哲学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深度和启示性的文学作品。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