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óu wáng shí bā jiàn jì

酬王十八见寄

作者:白居易 
qiū yuè gāo xuán kōng bì wài     xiān láng jìng wán jìn wéi jiān
秋月高悬空碧外   仙郎静玩禁闱间
suì zhōng wéi yǒu jīn xiāo hǎo     hǎi nèi wú rú cǐ dì xián
岁中唯有今宵好   海内无如此地闲
hào sè fēn míng shuāng quē bǎng     qīng guāng shēn dào jiǔ mén guān
皓色分明双阙榜   清光深到九门关
yáo wén dú zuì hái chóu chàng     bú jiàn jīn bō zhào yù shān
遥闻独醉还惆怅   不见金波照玉山

《酬王十八见寄》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酬王十八见寄》是一首回应友人寄来的诗,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景象,表达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首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明月高悬于一片碧蓝的天空之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超凡脱俗的氛围。次句则是诗人作为“仙郎”(对友人的尊称),在皇家的居所内静静地赏月,既展现了月夜的美妙,也暗示了诗人作为朝廷官员的身份。

2.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这两句表达了对当前时刻的珍惜。在一年中的日子中,唯有中秋的夜晚是最美好的;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无法找到比此地更宁静闲适的地方。这既是对月夜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当下的幸福生活的肯定。

3.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皓色,指的是月光的明亮;双阙榜和九门关则是指皇宫的入口和标志,这里用以形容月光的明亮能够清晰地照耀到皇宫的每个角落,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

4.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寂寞之情。尽管在如此美好的月夜,诗人独自饮酒,但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遥闻独醉还惆怅”),而友人却不能与之共享这份美好(“不见金波照玉山”)。这里的“金波”和“玉山”分别指代酒的光泽和山的美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美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酬王十八见寄》古诗词赏析:

《酬王十八见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秋月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王十八寄来作品的回应和感慨,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与个人处境的深刻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开篇即以“秋月高悬”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氛围,将诗人与王十八的身份(仙郎,古代对文人雅士的尊称)置于禁闱(皇宫)之中,暗示了诗人的闲适和静谧,也预示了诗中将会对王十八的诗作进行细致、深刻的欣赏。

2. **颔联“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点明了诗人在一年中最为珍惜的夜晚是此刻,表现了对当前环境的特殊情感。同时,将这种感受扩大到“海内无如此地闲”的高度,强调了此刻的宁静、清闲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状态的特别珍视。

3. **颈联“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月色与皇宫的建筑结合,皓色的月亮映照着双阙(皇宫的标志性建筑),清光穿透了九门关,既描绘了月色的明亮与皇宫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微妙感受,或许是对权力与自由、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反思。

4. **尾联“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诗人想象王十八正独自沉醉于赏月,不禁为不能与之共享这份快乐而感到惆怅。金波和玉山,分别指代月色和山峰,用以象征美好的景物与友情。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的孤独感。

综上所述,《酬王十八见寄》不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哲思,也巧妙地将个人体验与更广泛的主题相联系,如友情、孤独、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表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艺术境界。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