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 zhōu hào dài fū guāng fú zhái ( zuò shàng zuò )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座上作)
jiù fēng sōng xuě jiù xī yún chàng wàng jīn zhāo yáo shǔ jūn |
旧峰松雪旧溪云 怅望今朝遥属君 |
gòng dào shǐ chén fēi sú lì nán shān mò dòng běi shān wén |
共道使臣非俗吏 南山莫动北山文 |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座上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宴请周皓大夫在光福宅而作,表达了对周皓大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人赴任的期待和祝福。我们可以逐段解释其意思:
1. **旧峰松雪旧溪云**:这一句描绘了周皓大夫在离开的地方(即“旧峰”)的自然景色,用“松雪”和“溪云”形容,展现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这可以理解为对周皓大夫过往岁月中生活环境的美好回顾。
2. **怅望今朝遥属君**:这里的“怅望”表达了对当前时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君”指的是周皓大夫,表达了作者对周皓大夫即将前往新职位的敬仰和对其未来的憧憬。
3. **共道使臣非俗吏**:这句话表明,大家都认为周皓大夫不仅是一位官员(“使臣”),更是一位非同寻常的官员(“非俗吏”),暗示了他对官员职责的深刻理解以及超越常人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感。
4. **南山莫动北山文**:这句诗中的“南山”和“北山”常被用来象征着稳定与变革、保守与创新等对立面。作者在这里用“南山”和“北山”来指代周皓大夫即将前往的两地或两个职位。这句话意味着无论周皓大夫前往何方,都希望他在坚守原则(以“南山”象征)的同时,也能灵活应变(以“北山文”象征),实现既遵循传统又创新发展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周皓大夫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周皓大夫赴任的新职位充满期待与祝福,同时也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对友情、政治智慧和平衡变革与保守的艺术追求。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座上作)》古诗词赏析: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座上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周皓大夫的赞誉和对宴会氛围的描绘。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开头描绘(起句)**:“旧峰松雪旧溪云,怅望今朝遥属君。”诗人以“旧峰松雪”和“旧溪云”开篇,运用了意象叠加的手法,既描绘了宴席所在地光福宅四周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与现在的交织。这里“怅望”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此次宴会主人周皓大夫的敬仰之情,暗示了宴会的特殊意义。
2. **情感过渡(中间二句)**:“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这两句是对宴会主题的直接阐述。诗人通过“共道使臣非俗吏”表达对周皓大夫的赞誉,暗示了他不仅是位杰出的官员,更是一位品德高尚、非同凡响的领袖。而“南山莫动北山文”则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庄重与意义深远,仿佛是在告诫与会者,面对这样的场合,不应轻易改变或扰乱已有的和谐与秩序,象征着对周皓大夫智慧和威望的尊重与信赖。
3. **结尾点题(尾句)**:“南山莫动北山文”,作为全诗的结束,不仅呼应了开头的环境描写,更在情感上达到了升华。这里的“南山”与“北山”既是对地理位置的具象化,也是对周皓大夫影响力和地位的象征性描述。通过这两句,诗人将对周皓大夫的敬仰之情与宴会的庄重气氛融为一体,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既丰富又深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递进,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也深刻地表达了他对周皓大夫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宴会及其所蕴含深厚意义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