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 zhōng wén qióng
禁中闻蛩
bìng mián yè shǎo mèng xián lì qiū duō sī |
病眠夜少梦 闲立秋多思 |
jì mò yú yǔ qíng xiāo tiáo zǎo hán zhì |
寂寞馀雨晴 萧条早寒至 |
niǎo qī hóng yè shù yuè zhào qīng tái dì |
鸟栖红叶树 月照青苔地 |
hé kuàng jìng zhōng nián yòu guò sān shí èr |
何况镜中年 又过三十二 |
《禁中闻蛩》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禁中闻蛩》,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白居易在诗中通过描述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人生阶段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夜不能眠,而在闲暇的秋日,思绪会变得异常多。病态的夜晚,睡眠质量不高,使得梦境变得稀少。而秋天的宁静与凉爽,容易勾起人的回忆与思考。
2.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这句描述了雨后天晴的寂静与清冷,以及早秋的寒意。雨后天晴带来的是一种短暂的宁静,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丝萧条,预示着早寒的到来。这里的“寂寞”不仅仅指环境的空寂,也可能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体现了孤独与凄凉的情绪。
3.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秋季夜晚的景象。红叶树上,鸟儿归巢,月光洒在长满青苔的地面上,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一景象既有自然的和谐美,也暗示着季节更迭,生命的自然循环。
4.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将自己年龄的增加与镜中所见的形象对比。通过“何况”一词,强调了年龄增长对个人而言并非一种单纯的时间流逝,而是伴随着对人生经历、年龄、容颜变化的深思与自省。诗人在感慨自己的年纪已过三十二,岁月不待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观察,以及对生命阶段变化的深刻体悟,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禁中闻蛩》古诗词赏析:
《禁中闻蛩》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在语言上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自然更迭的深刻体会。
首联“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处于一种病态的睡眠状态,夜晚不易入眠,因此梦也变得稀少。白天则多有闲暇,置身于秋日之中,思绪万千。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通过“少梦”与“多思”两个对比,形象地展现了病态状态下人对世界的观感。
颔联“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特有的景象。雨后的晴天显得更加寂静,秋风的吹拂中带有一种萧瑟之感,早来的寒意让人感觉时间的匆匆流逝。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是全诗中最为典型的意象描绘。红叶树上的鸟儿归巢,月光洒在青苔覆盖的地上,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凄美的画面。这里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鸟与月、叶与苔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增强了全诗的意境。
尾联“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命状态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镜中的年纪一增再增,意味着生命在不断地衰老和消逝。这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哀叹,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综上所述,《禁中闻蛩》不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还蕴含了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是白居易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