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hè yuán jiǔ dōng chuān lù shī shí èr shǒu 。 shān pí pá huā èr shǒu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山枇杷花二首
wǎng suì céng wèi xī yì lì guàn cóng luò kǒu dào nán qín |
往岁曾为西邑吏 惯从骆口到南秦 |
sān shí yún lěng duō fēi xuě èr yuè shān hán shǎo yǒu chūn |
三时云冷多飞雪 二月山寒少有春 |
wǒ sī jiù shì yóu chóu chàng jūn zuò chū xíng dìng kǔ xīn |
我思旧事犹惆怅 君作初行定苦辛 |
réng lài chóu yuán hán bù jiào ruò wén yuán jiào gèng chóu rén |
仍赖愁猿寒不叫 若闻猿叫更愁人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山枇杷花二首》古诗词释义: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山枇杷花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的一组诗歌的回文诗之一,这两首诗具体阐述了诗人对昔日西邑官吏生涯的回忆和对友人新赴东川路之行的担忧。
**第一首诗的解释:**
**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 —— 这两句回忆了诗人过去在西部地区担任官吏的岁月,常常从骆口这个地方(可能是指一处地名或边界)前往南秦(地名,具体位置已不可考)。表达了诗人对那段经历的回顾。
**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 —— 这两句描绘了西部山区的气候特征。三时云冷意味着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阴冷潮湿的云雾之中,常常下雪;而二月山寒则强调了春季来得晚且短暂,山地依然寒冷,春天的景象稀少。
**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 —— 这两句是对友人即将开始的东川路之行的担忧和怀念。诗人想到友人即将前往的新地,心中既有对过去共同经历的怀念(“我思旧事犹惆怅”),同时也为友人即将到来的艰辛旅程感到担忧(“君作初行定苦辛”)。
**仍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 —— 这两句使用“愁猿”作为意象,通过假设猿猴在寒冷时不发出哀叫,来表达希望友人在新地能避开烦扰,以免加剧内心的愁绪。同时,如果真的听见猿猴哀鸣,会让人感到更加愁苦。
整体上,这组诗通过回忆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新旅程的担忧和祝福。诗中流露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自然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视角。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山枇杷花二首》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酬答好友元稹而作的《山枇杷花二首》中的一首。白居易在诗中通过对过去在西邑为官经历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元稹即将前往东川路(四川地区)的新旅程的关怀和担忧。通过细腻的笔触,白居易描绘了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辛劳和孤独的深刻同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情感表达**:白居易在诗中首先提到过去与元稹在西邑共同工作的经历,表达了对这段共同工作的怀念之情。接着,他对元稹即将启程前往东川路的新旅程表示了关心和担忧,用“君作初行定苦辛”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这种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描绘了三时云冷多飞雪的场景,展现了东川路冬季寒冷、多雪的特点,用“二月山寒少有春”概括了春季山寒春迟的特点,强调了这个地方不同于南方的自然环境。这样的描绘不仅增进了读者对东川路地理环境的理解,也为后文表达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和同情提供了背景。
3. **心理描写**:在描述自然景观的同时,白居易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心理状态的思考。“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不仅表达了对过去回忆的怀念,更通过“定苦辛”三个字,预见到友人初行时的艰辛,体现了诗人细腻的关怀。接着,“仍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则是通过想象友人在旅途中可能面临的孤独和寂寞,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和同情。
4. **语言风格**:全诗语言平易近人,不事雕琢,但却富有感情深度,通过简单的描述和直白的表达,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关怀。白居易擅长以自然景象为依托,通过细节描绘表达人物情感,这首诗中也不例外。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关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是一首情感丰富、语言质朴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