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hè yuán jiǔ dōng chuān lù shī shí èr shǒu 。 jiāng lóu yuè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楼月
wàn zhòng qīng zhàng shǔ mén kǒu yī shù hóng huā shān dǐng tóu |
万重青嶂蜀门口 一树红花山顶头 |
chūn jǐn yì jiā guī wèi dé dī hóng rú jiě tì jūn chóu |
春尽忆家归未得 低红如解替君愁 |
yè rú qún sè bì xiāo qiǎn huā shì fú róng hóng fěn qīng |
叶如裙色碧绡浅 花似芙蓉红粉轻 |
ruò shǐ cǐ huā jiān jiě yǔ tuī qiú yù shǐ dìng wéi chéng |
若使此花兼解语 推囚御史定违程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楼月》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江楼月》是白居易在回信给元稹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元稹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下是对每句的逐段解释:
1.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
- **万重青嶂**:指连绵起伏的青山,万重描绘了山峰之多,青嶂则强调了山色之青翠。
- **蜀门口**:这里可能是指进入四川的门户,或是在四川的某个特定地点,借以形容山川壮丽。
- **一树红花山顶头**:远处山顶上有一株盛开的红花,红花与青山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2. **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
- **春尽忆家归未得**:春天已经过去,心中思念家乡,却未能回到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
- **低红如解替君愁**:低垂的红色花儿仿佛理解诗人的忧愁,这里使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花儿对诗人思念之情的理解和陪伴。
3.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 **叶如裙色碧绡浅**:叶色如同轻盈的绿色丝绸,这里用“裙色”形象地描绘了叶子的柔软和轻盈,以及绿意的深浅。
- **花似芙蓉红粉轻**:花朵如同轻柔的红粉芙蓉,生动地描绘了花朵的娇嫩和鲜艳,以及轻盈的姿态。
4. **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 **若使此花兼解语**:如果这花能说话,即赋予了花以人的智慧和情感。
- **推囚御史定违程**:这里的“御史”可能指诗人的职位或身份,借以表达如果这花能解释诗人被囚禁的原因,那么诗人作为御史的职责可能因此而无法完成,暗示了诗人可能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希望通过这花的言语来辩白。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寄寓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不公正待遇的感慨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楼月》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楼月》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观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东川路行旅中的思乡之情与对自然美的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析:
“江楼月”是标题的一部分,暗示了这首诗描绘的是江边楼台中的月夜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遥远的意境。题目整体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的深切思念。
### 诗句解析:
1.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用“万重青嶂”描绘蜀地山峦重叠,起伏连绵的壮观景象;“一树红花”则是对山顶独特花木的点缀,展现出山中春天的绚丽多彩。两相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家的怀念。
2. **“春尽忆家归未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时对家的深深思念,却未能归家的遗憾。春去春回,家却遥不可及,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增添了诗的哀愁。
3. **“低红如解替君愁,叶如裙色碧绡浅”**:这里诗人将抽象的情感(“愁”)具象化,通过“低红”的形象(可能指的是晚霞或落日的余晖),比喻成能够替代他愁苦的人或物,同时也通过“叶如裙色碧绡浅”的描述,将自然之美与情感寄托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家庭温馨的向往。
4. **“花似芙蓉红粉轻,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将“花”比作“芙蓉”,以其轻盈与鲜艳展现自然之美,进一步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融合。最后两句更是将想象中的花朵“若解语”与自己“推囚御史”的行为相连,暗示诗人因思念之深而可能放弃公务、违背职责,将情感推向极致,体现了对家的极度渴望。
###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楼月下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了对家的思念、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揭示。白居易巧妙运用象征与比喻,不仅展现了旅途中的独特风景,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细腻而真挚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