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ìng qì

病气

作者:白居易 
tiáo sāng chū lǜ jí wèi bié     shì yè bàn hóng yóu wèi guī
条桑初绿即为别   柿叶半红犹未归
bù rú cūn fù zhī shí jié     jiě wèi tián fū qiū dǎo yī
不如村妇知时节   解为田夫秋捣衣

《病气》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生病时,看到大自然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事,引发的一些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 第一句:条桑初绿即为别
这句诗以春天为背景,意指春天桑树开始发芽变绿的时候,就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古人有习俗,在春天采摘桑叶制作衣物,诗中借以表达事物的自然更替与人生的别离之感。

### 第二句:柿叶半红犹未归
第二句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秋高气爽,柿子树上的叶子开始变红,但诗人的主人公尚未归家。这里的“犹未归”既有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感慨,也有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

### 第三句:不如村妇知时节
此句诗通过对比,赞美了村妇对于自然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和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感叹自己(或诗人自身)未能像村妇一样理解自然规律,从容生活。

### 第四句:解为田夫秋捣衣
最后一句以村妇帮助田夫(可能是指农夫)在秋天捣制棉衣的情景,进一步对比诗人自身的“病气”,暗含了对健康、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这里的“捣衣”是一种传统的家庭手工艺,指的是将衣物放在砧板上用棒槌捶打,使其平整并去除毛边,通常是为秋冬季衣物做准备的过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病气》古诗词赏析:

《病气》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反映农村生活和农人劳作状态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白居易通过对乡村景象和乡村人物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农耕图景,并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然时序与人性深刻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1. **景象描绘**:“条桑初绿即为别, 柿叶半红犹未归”。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乡村景象,桑叶初绿标志着春天的开始,象征新生与希望;而柿叶半红则暗示着秋季的到来,显示出季节的变换。诗人以季节更替来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周而复始。

2. **对比手法**:“不如村妇知时节, 解为田夫秋捣衣”。通过对比村妇和“田夫”,诗人在强调自然时序对乡村生活的深刻影响。村妇能够“知时节”,预见到秋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而“田夫”则可能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准备。这反映出自然规律与乡村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智慧与适应能力。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中的季节变化和人物活动,探讨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也体现了对时间、季节、自然循环的尊重与敬畏。此外,诗中还隐含着对普通人(如村妇、田夫)的尊重与赞扬,他们虽处于社会的底层,却能顺应自然,勤劳智慧,过着质朴而充实的生活。

4. **艺术特色**:白居易的这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病气》不仅是一首反映乡村生活和农耕季节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了对自然、时间、人性深刻思考的艺术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唐诗的魅力,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到见解和人文关怀。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