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é yuán xiāng shū
得袁相书
zǎo nián qín juàn kàn shū kǔ wǎn suì bēi shāng chū lèi duō |
早年勤倦看书苦 晚岁悲伤出泪多 |
yǎn sǔn bù zhī dōu zì qǔ bìng chéng fāng wù yù rú hé |
眼损不知都自取 病成方悟欲如何 |
yè hūn zhà shì dēng jiāng miè cháo àn zhǎng yí jìng wèi mó |
夜昏乍似灯将灭 朝暗长疑镜未磨 |
qiān yào wàn fāng zhì bù dé wéi yīng bì mù xué tóu tuó |
千药万方治不得 唯应闭目学头陀 |
《得袁相书》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得袁相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疾病的无奈。
###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
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从早年开始的勤奋读书生活,到了晚年,回想起来充满了辛酸和伤感。这里的“勤倦看书苦”形象地描绘了年轻时为了学习而努力、辛勤的状态,而“悲伤出泪多”则反映了年老时,对过去的岁月和可能错过的机会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悲伤。
### 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
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一些行为和决定的反思。"眼损不知都自取"是说年轻时因为过度用眼(比喻过分努力、投入)而伤害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病成方悟欲如何”则意味着当疾病真正来临,无法再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时,人们才开始后悔自己在健康时未能更好地利用和珍惜自己的资源。
### 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
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年老时身体逐渐衰退的感知。"夜昏乍似灯将灭"描绘了老年人在夜晚视力模糊,就像灯即将熄灭一样。“朝暗长疑镜未磨”则暗示了即使在白天,老年人也觉得世界像是蒙上了一层雾,看不清楚,疑心镜子未被磨亮,无法清晰地看见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 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这两句是对疾病无法治愈的无奈和对传统治疗方式的讽刺。"千药万方治不得"意味着所有的医疗手段和药物都无效,无法治愈病痛。“唯应闭目学头陀”表达了作者在绝望中选择了一种更为超脱的生活态度——如同头陀(佛教修行者)一样,选择闭目冥想,以求内心平静和灵魂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身体衰退、健康与疾病、个人成长与自我反思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有限和不可逆转性的深刻认识和接纳。
《得袁相书》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得袁相书》一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中的独特感悟与心境变迁。诗中流露出的深刻自省、对生命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首句“早年勤倦看书苦”点明了诗人年轻时为了追求学问和理想而不懈努力,这种努力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接下来的“晚岁悲伤出泪多”则转折到晚年,流露出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晚年的诗人面对年华逝去、生命逐渐衰败,情感上产生了深深的哀伤。
“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这两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诗人认识到,自己眼力的衰退和身体的疾病并非外物所赐,而是自己年轻时过度勤奋所造成的后果。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自责,也是对健康与生活平衡的深刻反思。
“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衰老和疾病带来的内心感受。夜晚的昏暗让他感觉仿佛是灯光即将熄灭,而清晨的混沌则让他怀疑镜面是否已蒙上了无法清除的灰尘,这不仅是对身体状况的感慨,也是对生命尽头临近的忧虑与不安。
最后两句“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解脱的渴望。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诗人意识到最终的解脱可能只能通过闭目冥想、修习佛教中的头陀行来达到,即通过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死的觉悟来寻求灵魂的解脱。
整首诗在抒发人生感慨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脱生死的追求。通过对自我命运的反思,诗人在逆境中寻找心灵的平静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白居易诗中一贯的深刻哲思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