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chóng
闻虫
shuāng cǎo cāng cāng chóng qiē qiē cūn nán cūn běi xíng rén jué |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
dú chū qián mén wàng yě tián yuè míng qiáo mài huā rú xuě |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
《闻虫》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闻虫》,描绘了深秋夜晚的一幅宁静、寂寥的乡村景象。以下是逐句解释:
1. **霜草苍苍虫切切**:这句话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象。"霜草苍苍"意味着秋天的草地被一层薄霜覆盖,呈现出一片苍白色的景象。"虫切切"则是指虫鸣声,在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描述虫子在霜夜的低吟,营造出一种寂寥而静谧的氛围。
2. **村南村北行人绝**: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指出村南村北的路上没有行人。"行人绝"意味着即使在村庄的边缘,也看不到任何人的身影,凸显出夜色的深沉和空旷。
3. **独出前门望野田**:"独"字表明诗人独自一人,可能是对这种孤寂的环境感到某种情绪的触发。"前门"是指诗人所在的住所的前门,他走出门来,向着田野望去。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的向往。
4. **月明荞麦花如雪**:这句是整首诗最为著名的描绘之一。"月明"表示月光明亮,而"荞麦花如雪"则是一幅极其美丽的景象,将田野上的荞麦花比作雪,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荞麦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白,如同覆盖在田野上的一层雪,给人以清新、纯净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深秋夜晚乡村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闻虫》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闻虫》以秋夜的场景为背景,通过细致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哲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秋夜的景象描绘**:首句“霜草苍苍虫切切”用“霜草苍苍”点明了深秋的季节特征,秋霜覆盖的草丛给人一种凄冷、寂静的感觉。接着“虫切切”则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昆虫在秋夜中忙碌、急切的叫声,形成鲜明的听觉对比。这一景象奠定了整首诗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2. **村落的静谧与孤独**:“村南村北行人绝”描绘了村庄在秋夜中的静谧与孤独,行人皆无踪影,只有秋虫的叫声回响在空旷的田野间,呈现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
3. **诗人的情感转折**:“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是全诗情感转折的关键。诗人独自走出村门,面对广阔的田野,月光下荞麦花如雪,既美又净,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直接赞美。这里的“如雪”不仅形容了花朵的洁白,也隐含了诗人对纯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从初时的孤独和静谧中,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喜悦。
4. **哲学与情感的融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孤独与美好的深沉思考。在寂静的秋夜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体验既是个人情感的释放,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领悟,即在孤独中寻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与宁静。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闻虫》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诗人对生活、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与表达,通过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描绘,传递出一种深沉而又宁静的情感体验,让读者在欣赏诗美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探寻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