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yán chǔ shì mù
过颜处士墓
xué rén yán yǔ píng chuáng xíng nèn shì huā fáng cuì shì qióng |
学人言语凭床行 嫩似花房脆似琼 |
cái zhī ēn ài yíng sān suì wèi biàn dōng xī guò yī shēng |
才知恩爱迎三岁 未辨东西过一生 |
rǔ yì xià shāng yīng shā lǐ wú fēi shàng shèng jù wàng qíng |
汝异下殇应杀礼 吾非上圣讵忘情 |
shāng xīn zì tàn jiū cháo zhuō zhǎng duò chūn chú yǎng bù chéng |
伤心自叹鸠巢拙 长堕春雏养不成 |
《过颜处士墓》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过颜处士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颜处士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子女不幸遭遇的感慨。下面分段解释诗意:
1. **学人言语凭床行,嫩似花房脆似琼**:这两句诗描绘了颜处士之子幼时的可爱形象,他学说话、学走路,犹如初生的花朵娇嫩,又似玉石般脆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孩子成长的阶段。
2. **才知恩爱迎三岁,未辨东西过一生**:此处表达了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开始理解父母的爱,但生命却如此短暂,就像未能辨别方向(东西)一样,一生匆匆而过,隐含着对生命的感慨和对逝去之人的怀念。
3. **汝异下殇应杀礼,吾非上圣讵忘情**:这两句中“汝异下殇”指的是颜处士之子年幼而逝,相当于古代丧礼中规定的未成年去世,应该遵循特定的丧礼仪式。诗人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圣人,但对逝去的友人和其子女的感情是深厚的,无法忘怀。
4. **伤心自叹鸠巢拙,长堕春雏养不成**:最后一句是对颜处士家庭不幸的感慨。在这里,诗人用“鸠巢拙”和“春雏”来比喻颜处士家庭的不幸遭遇和未能成功抚养子女的情况。鸠巢形容条件简陋,春雏比喻子女,整个句子表达了对颜处士家庭遭遇的同情和对未能成功培养下一代的遗憾。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颜处士之子早逝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以及对生命脆弱、家庭不幸的深刻反思。
《过颜处士墓》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过颜处士墓》是一首表达哀思、悼念故人的诗歌。诗歌通过对颜处士墓地的回忆,追忆与故人共度的时光,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诗结构清晰,情感细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对逝者生活点滴的追忆,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慨。
首联“学人言语凭床行,嫩似花房脆似琼”描绘了颜处士生前温文尔雅、言行如同清新嫩花和晶莹美玉一般的形象,突出了其人格的美好和生活的雅致。
颔联“才知恩爱迎三岁,未辨东西过一生”反映了对逝者短暂生命的感慨。用“三岁”来描述生命中的“恩爱”,体现了与颜处士相处的时光虽短,却充满了深情与爱意。未辨东西过一生,暗示了逝者生前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尚未完全成熟,就离开了人世。
颈联“汝异下殇应杀礼,吾非上圣讵忘情”对比了颜处士与下殇(古代的一种祭祀礼仪,用于祭祀幼年夭折者)的区别,表达了作为后人对颜处士死亡的哀伤,同时也表明诗人并非圣人,仍无法完全放下对故人的感情。
尾联“伤心自叹鸠巢拙,长堕春雏养不成”则是诗人自我反省和感伤的表达。以鸠巢比喻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能长久地照顾和培养颜处士,表达了对未能为故人提供足够关爱的遗憾和自责。同时,春雏比喻逝去的生命,寓意了逝者的离世给诗人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对颜处士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人情温暖与责任重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