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ǔ jiāng zuì hòu zèng zhū qīn gù
曲江醉后赠诸亲故
dì pì shān shēn gǔ shàng ráo tǔ fēng pín báo dào chéng yáo |
地僻山深古上饶 土风贫薄道程遥 |
bù wéi qiān kè xū xī xiè jiàn shuō jū rén yě jì liáo |
不唯迁客须恓屑 见说居人也寂寥 |
xī pàn dú shā cáng shuǐ nǔ chéng tóu kū shù xià shān xiāo |
溪畔毒沙藏水弩 城头枯树下山魈 |
ruò yú cǐ jùn wèi bēi lì cì shǐ tīng qián yòu zhé yāo |
若于此郡为卑吏 刺史厅前又折腰 |
《曲江醉后赠诸亲故》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曲江醉后赠诸亲故》描绘了作者对于居住在偏远、深山、古旧上饶地区的生活感受。此地虽然偏远、自然条件艰苦,但当地风俗民情相对贫穷和朴实,路途遥远。诗句首先描述了这个地方因交通不便和环境恶劣而给生活带来了不便,不仅让那些被贬官的迁客感到忧虑,连居住在这里的普通居民也感到寂寞和艰难。
接下来,“溪畔毒沙藏水弩,城头枯树下山魈”两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险恶。溪流旁有剧毒的沙地,可能会隐藏水弩这样的危险武器,这既可能是对某种真实情况的描述,也可能是隐喻,暗示这里存在潜在的威胁或不安全感。城头上则生长着枯萎的树木,树下栖息着山魈(传说中的妖怪),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危险的氛围。
最后,“若于此郡为卑吏,刺史厅前又折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在如此偏远和艰苦环境中担任低级别官吏的深切无奈和悲哀。这意味着即使是最微小的官职也需要低三下四,俯首事奉,这样的生活状态既违背了个人尊严,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环境的严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上饶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偏远地区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官场环境的严苛与社会的阶层差异。
《曲江醉后赠诸亲故》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曲江醉后赠诸亲故》是一首描绘和抒发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白居易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自然景象和地方风情的描写中,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处境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环境描绘**:诗的前两句“地僻山深古上饶,土风贫薄道程遥”直接描绘了曲江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地势偏远,山深林密,加之土风贫瘠,道途遥远,这种环境暗示了生活的艰苦和不便。
2. **情感与处境**:“不唯迁客须恓屑,见说居人也寂寥”,这两句从更广泛的角度揭示了这个地方不仅是迁徙之人会感到愁苦,就连当地的居民也过着寂寥的生活。这表达了对当地居民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观察和批判。
3. **自然与怪异**:“溪畔毒沙藏水弩,城头枯树下山魈”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溪边的毒沙暗藏危险,枯树下可能有山魈出没,不仅增添了诗的神秘感,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对生命的威胁,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个地方恶劣环境的描绘。
4. **个人感慨**:“若于此郡为卑吏,刺史厅前又折腰”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直接表达,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为官,也难以摆脱生活的沉重压力和屈辱。最后一句“刺史厅前又折腰”用典,借用古代官员对上级的恭敬姿态,比喻生活中的屈服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曲江地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更蕴含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白居易在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既有浓郁的现实色彩,又不乏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