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kǔ rè tí héng jì shī chán shì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作者:白居易 
zì rù tái lái jiàn miàn xī     bān zhōng yáo dé yī róng huī
自入台来见面稀   班中遥得揖容辉
zǎo zhī xiāng yì lái xiāng fǎng     huǐ dài jiāng tóu míng yuè guī
早知相忆来相访   悔待江头明月归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古诗词释义: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整首诗以苦热天气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因炎热难耐,在夏日白昼探访高僧恒寂,与之相会的场景以及内心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诗意:

### 首句:“自入台来见面稀, 班中遥得揖容辉。”

首句表达了诗人自进入官台(可能指官职或特定场所)以来,与恒寂师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此处“台”可能指官署或佛教中修行的场所,诗人表达了因忙碌或距离等原因,与恒寂师的会面变得稀少。虽然见面机会减少,但诗人通过“遥得”(远处得到)和“容辉”(容光焕发,光辉)描绘出即使在远处,恒寂师的德行与慈悲依然能感召诗人,给予了诗人精神上的光明与温暖。

### 中间两句:“早知相忆来相访, 悔待江头明月归。”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后悔。诗人说如果早知道会想念恒寂师,会特地前来探访,就不会等到月圆之日回返了。这里的“江头明月归”可能寓意着月圆之夜诗人返回,而“明月”则象征着和谐、圆满和美好。诗人的这句话暗含着对未能在更好的时机与恒寂师相聚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恒寂师的思念与敬仰之情。

### 结尾:“”(无结尾文字,原文至此结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述炎热夏日诗人探访高僧恒寂师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禅修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与珍惜之情。诗人通过与恒寂师的短暂相会,反思了自己在忙碌与世事中的遗憾,表达了对精神修为与美好人际关系的渴望。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古诗词赏析: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以朴素的语言反映现实,直抒胸臆,风格鲜明,易于传诵。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表达了他对老友恒寂师的深切思念之情。诗题“苦热题恒寂师禅室”揭示了写作的背景:在炎热难耐的天气里,诗人来到恒寂师的禅室,触景生情,触发了对老友的思念,于是写下这首诗题于禅室壁上。

首句“自入台来见面稀”描绘了诗人自进入官场以来与老友见面机会减少的情景,暗示了两人因为各自忙碌的工作而难以相聚。紧接着“班中遥得揖容辉”写出了虽然无法频繁相聚,但诗人在公务之余仍然能够从遥远的地方遥遥地感知到恒寂师的风采与光辉,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尊敬与仰慕之情。

“早知相忆来相访,悔待江头明月归”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设想如果早知道会想念对方并前来探望,就不再会等到月圆之夜才返回。这两句不仅抒发了诗人对未能及时探望老友的遗憾,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绘,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真挚情感和朴实风格。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深度。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