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ì wǎn lǚ wàng
岁晚旅望
bàn yī yún zhǔ bàn yī shān ài cǐ lìng rén bù yù hái |
半依云渚半依山 爱此令人不欲还 |
fù guō tián yuán jiǔ bā qǐng xiàng yáng máo wū liǎng sān jiān |
负郭田园九八顷 向阳茅屋两三间 |
hán sōng zòng lǎo fēng biāo zài yě hè suī jī yǐn zhuó xián |
寒松纵老风标在 野鹤虽饥饮啄闲 |
yī wò jiāng cūn lái zǎo wǎn zhe shū yíng zhì bìn máo bān |
一卧江村来早晚 着书盈帙鬓毛斑 |
《岁晚旅望》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岁晚旅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 首句:“半依云渚半依山, 爱此令人不欲还,”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场景。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半在云雾环绕的湖泊(渚)中,半在山的怀抱里。这里美丽的景色让诗人深深喜爱,以至于都不想离开。
### 次句:“负郭田园九八顷, 向阳茅屋两三间,”
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诗人拥有与城市相邻(负郭)的广阔田园(九八顷,这里指的是面积很大),以及面对阳光的、用茅草建造的简陋小屋(两三间),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 第三句:“寒松纵老风标在, 野鹤虽饥饮啄闲,”
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即便是在寒冷的季节里,山上的寒松依旧保持其坚韧和独立的风骨(风标在)。同时,野生的鹤即使在饥饿时,也能悠然地觅食(饮啄闲),这里的“闲”字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最后句:“一卧江村来早晚, 着书盈帙鬓毛斑,”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慨。在江边的村落里,诗人或早或晚地生活着,岁月如流,白发已生,说明他已经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同时,他通过“着书盈帙”(书籍堆满)来表达自己通过写作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尽管岁月已逝,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将被后人传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所在的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和精神遗产的深沉思考。
《岁晚旅望》古诗词赏析:
《岁晚旅望》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所作,展示了他面对岁月流转、人生晚年的感慨与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半依云渚半依山, 爱此令人不欲还”**,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诗人所处的环境。"云渚"和"山"构成了一幅壮丽而超脱的自然景观,诗人置身其中,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和不舍。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蕴含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欲还"三字,表达了诗人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颔联“负郭田园九八顷, 向阳茅屋两三间”**,继续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负郭田园"意味着靠近城郭的土地,"九八顷"是面积的夸张描写,显示了土地的广阔。"向阳茅屋两三间"则描绘了简朴的住宅,面向阳光,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广阔的田地和简朴的居所,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与简朴生活中的诗意追求。
**颈联“寒松纵老风标在, 野鹤虽饥饮啄闲”**,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寒松"即便历经岁月的磨砺,其风骨依然不减,象征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野鹤"虽然面对饥渴,仍然悠闲自得,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形象,寓意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尾联“一卧江村来早晚, 着书盈帙鬓毛斑”**,将个人的经历与情感融入到时间的流逝中。"一卧江村"象征了诗人在晚年的平静生活,"早晚"则说明这种生活状态的持续与稳定。"着书盈帙"表达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坚持写作,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鬓毛斑"则是岁月痕迹的体现,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在晚年对生命、艺术的深刻反思。诗中既有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个人成就的肯定,同时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