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 hòu tí lǐ 、 mǎ èr jì
醉后题李、马二妓
xún yáng yù dào sī wú qióng yǔ liàng lóu nán pén kǒu dōng |
浔阳欲到思无穷 庾亮楼南湓口东 |
shù mù diāo shū shān yǔ hòu rén jiā dī shī shuǐ yān zhōng |
树木凋疏山雨后 人家低湿水烟中 |
gū jiǎng wèi mǎ xíng wú lì lú dí biān fáng wò yǒu fēng |
菰蒋喂马行无力 芦荻编房卧有风 |
yáo jiàn zhū lún lái chū guō xiāng yíng láo dòng shǐ jūn gōng |
遥见朱轮来出郭 相迎劳动使君公 |
《醉后题李、马二妓》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酒醉后在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出行所见景色的诗,作者白居易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情景。
1. **浔阳欲到思无穷**:在即将抵达浔阳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绪。这里“浔阳欲到”表明作者正行走在前往浔阳的途中,“思无穷”则表达了他对沿途景致、即将到达地点的深深感慨和复杂情感。
2. **庾亮楼南湓口东**:诗歌提到的是行进的方向,即在庾亮楼的南边、湓口的东面。庾亮楼可能是指古代某处的建筑,而湓口则是地理上的一个水道口,这两句描绘了作者行进路线的大致方向。
3. **树木凋疏山雨后**:经过一场山雨后,沿途的树木显得稀疏,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这里以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
4. **人家低湿水烟中**:描绘了雨后低矮湿润的房屋,四周笼罩在水汽中,显得朦胧而湿润,展现出雨后乡村的静谧与清新。
5. **菰蒋喂马行无力**:菰蒋可能是指菰和蒋,都是水生植物,这里用来形容马在雨后湿地行走时的无力感,可能因为地面湿滑,或者环境对马的行动造成了影响。
6. **芦荻编房卧有风**:芦苇和荻花编织的房舍,似乎在风中摇曳,给人一种自然和谐而又稍显萧瑟的景象。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
7. **遥见朱轮来出郭**:远远地看见华丽的车子从城郭外驶来,暗示了重要的访客或官员即将到达。这里的“朱轮”是古代高级官员所乘之车的装饰,常用来代指官员。
8. **相迎劳动使君公**:为了迎接这位重要的访客,当地官员或民众(“使君公”是对官员的尊称)不辞劳苦,准备了迎接仪式。这一句体现了地方对尊贵访客的重视和热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酒醉后作者在浔阳道上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地方风土人情和官民之间的互动。
《醉后题李、马二妓》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展现了作者在醉后的所思所感,以及对浔阳(今江西九江)沿途风景的细腻描绘。诗中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超脱态度。
首句“浔阳欲到思无穷”开篇即表达了诗人行至浔阳时的思绪万千,预示了接下来诗歌中的情感丰富性和深邃性。紧接着,“庾亮楼南湓口东”点明了地点,同时通过历史人物庾亮的典故,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两句是全诗中最富于画面感的描绘。通过“凋疏”的树木、“雨后”的清新、“低湿”的人家、“水烟”的弥漫,构成了一幅雨后水乡的静谧景色。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也隐含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
“菰蒋喂马行无力,芦荻编房卧有风”两句进一步聚焦于马和芦苇等自然元素,通过“无力”的马和“有风”的芦苇,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物以生命,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通过马“无力”的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旅途中感到疲惫或对生活的某种疲惫感。
最后,“遥见朱轮来出郭,相迎劳动使君公”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行进中见到官员出行的情景,与前文的自然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情景不仅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另一面,也反映了诗人在复杂社会中保持内心平静的境界,即虽然身在尘世,但能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醉后的心情为线索,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以及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而不失淡泊,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