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 lóu yàn bié
江楼宴别
mù luò tiān qíng shān cuì kāi ài shān qí mǎ rù shān lái |
木落天晴山翠开 爱山骑马入山来 |
xīn zhī bù jí chái sāng lìng yī xiǔ xī lín biàn què huí |
心知不及柴桑令 一宿西林便却回 |
《江楼宴别》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江楼宴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共四句,描绘了诗人在江楼上宴饮之后,骑马前往山中游玩,心中感慨的情景。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木落天晴山翠开,爱山骑马入山来**
这句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树叶凋落,天空晴朗,使得远处的山色更为清晰,呈现出翠绿的色彩。诗人喜爱这样的山色,于是决定骑马上山,亲自去探访这美景。这里使用了动态的描写手法,通过“木落”、“天晴”、“山翠开”描绘出了一幅秋日山景图,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 **心知不及柴桑令,一宿西林便却回**
这句诗中的“柴桑令”是指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在柴桑(陶渊明的家乡)的官职。这里用“心知不及柴桑令”来表达诗人对自己身世或地位的谦虚自知,暗示自己无法像陶渊明那样享有宁静的田园生活或得到真正的隐逸之乐。而“一宿西林便却回”则描述了诗人短暂地在山中停留了一夜后,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是时间、责任、思乡等)便返回了,表达了他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江楼宴别》古诗词赏析:
《江楼宴别》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在山间马背上的宴别场景,同时隐含着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仕途的淡然。让我们逐句赏析:
1."木落天晴山翠开":秋天的树叶逐渐凋落,天色晴朗,远山呈现出一片翠绿,色彩分明。这句描绘了秋季山林的宁静与美丽,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
2."爱山骑马入山来":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之情,选择骑马深入山林,以展现其对自然美景的追求和亲近。这不仅是一种动作的描述,更反映了诗人内心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3."心知不及柴桑令":柴桑令,是古代官职的称呼,此处借指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官场的束缚和权势的冷漠。诗人以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不满足和对更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不及”不仅仅是在职位上的比不上,更多是内心对世俗的超越与不迎合。
4."一宿西林便却回":西林,可能是指诗人的归宿之地或心中理想的隐逸之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暂时宴别之后,内心向往返回那宁静、自由的西林,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短暂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白居易以朴素的语言,传递出了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