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 luò huā , zèng cuī èr shí sì
惜落花,赠崔二十四
zhú chù huā jiē hǎo suí nián mào zì shuāi |
逐处花皆好 随年貌自衰 |
hóng yīng mǎn yǎn rì bái fà bàn tóu shí |
红樱满眼日 白发半头时 |
yǐ shù wú yán jiǔ pān tiáo yù fàng chí |
倚树无言久 攀条欲放迟 |
lín fēng liǎng kān tàn rú xuě fù rú sī |
临风两堪叹 如雪复如丝 |
《惜落花,赠崔二十四》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惜落花,赠崔二十四》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落花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一种对青春、美好时光以及生命本质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 **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 这四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无论在哪个地方看到的花,都是美好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外貌却在逐渐衰老。红艳的樱花出现在眼前的日子与头上开始出现白发的时刻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飞逝、青春易逝的主题。
2. **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这四句描绘了诗人面对落花时的内心感受。倚靠在树旁,默默注视着花落,让人感到时间的凝重与无奈。想要捕捉或留住花朵的欲望,却因“欲放迟”而无法实现,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把握时间与美好事物的挫败感。面对春风中的落花,诗人不禁感叹,花朵如同雪花一样轻盈,又如同细丝一样脆弱,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落花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它既是对自然景观的咏叹,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惜落花,赠崔二十四》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惜落花,赠崔二十四》是唐诗中的佳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惜。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出作者对生命衰老与自然美景之间的复杂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1. 对比手法的运用
诗的开头两联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逐处花皆好”与“随年貌自衰”相对照。一方面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普遍欣赏,认为任何地方的花朵都美丽动人;另一方面,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自己随着年岁增长,外貌逐渐衰老。这种对比在后文有所延续,使得读者在欣赏美丽花朵的同时,也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
### 2. 情感的抒发
“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将情感具象化。满眼的红樱代表了生命的热烈与美好,而半头的白发则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流逝。这一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的感慨,以及对青春不再的感伤。
### 3. 细节的描绘
“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这两句通过动作的细节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在面对落花时的细腻情感。倚靠树干的无言,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沉思与感慨;攀条欲放却迟缓的动作,则流露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依恋与不舍。这些细节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 4. 结尾的哲思
“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的感慨。风吹过,落花飘零,既像雪片般轻盈,又像丝线般细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感叹之余,或许还寄寓了一种超然于世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无常,既有惋惜,也有接受和超脱。
### 总结
这首《惜落花,赠崔二十四》通过对自然美景与生命衰老的对比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白居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使这首诗成为唐代抒情诗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