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hú zǎo chūn
南湖早春
cháo lái yòu dé dōng chuān xìn yù qǔ chūn chū fā zǐ zhōu |
朝来又得东川信 欲取春初发梓州 |
shū bào jiǔ jiāng wén zàn xǐ lù jīng sān xiá xiǎng hái chóu |
书报九江闻暂喜 路经三峡想还愁 |
xiāo xiāng zhàng wù jiā cān fàn yàn yù jīng bō wěn pō zhōu |
潇湘瘴雾加餐饭 滟滪惊波稳泊舟 |
yù jì liǎng xíng yíng ěr lèi cháng jiāng bù kěn xiàng xī liú |
欲寄两行迎尔泪 长江不肯向西流 |
《南湖早春》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南湖早春》一诗描绘了作者收到关于友人即将从东川(即梓州,今四川三台)出发的消息后,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面逐句解析:
1. **朝来又得东川信, 欲取春初发梓州**。
- **朝来**:早晨。**又得东川信**:又一次收到了来自东川(梓州)的消息。**欲取春初发梓州**:想要在春天的初头,从梓州出发。这一句描述了诗人清晨时分收到友人即将出发的消息,满怀期待的心情。
2. **书报九江闻暂喜, 路经三峡想还愁**。
- **书报九江**:书信中提到了九江(指长江上的九江,即今江西九江)。**闻暂喜**:听到这个消息暂时感到高兴。**路经三峡**:想象中的友人将会经过三峡地区(长江三峡)。**想还愁**:一想到途经艰险的三峡,心里又生出了忧虑。
3. **潇湘瘴雾加餐饭, 滨澨惊波稳泊舟**。
- **潇湘**:指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水流域,常被视为瘴气弥漫之地。**瘴雾**:指湿热气候下的有害气体。**加餐饭**:指因为环境恶劣,需要更加注意饮食健康。**滨澨惊波**:水面的惊涛骇浪,指长江在流经三峡时的险恶。**稳泊舟**:稳当地停泊船只,以避免恶劣天气对航行的威胁。
4. **欲寄两行迎尔泪, 长江不肯向西流**。
- **欲寄两行迎尔泪**:想要寄出两行迎着你的泪,表达对友人即将经过艰难险阻的担忧和祝福。**长江不肯向西流**:长江向来都是向东流,象征着诗人的愿望希望时间倒流,将友人带回,但现实却是无法改变的,隐含着对友人安全抵达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安全抵达的深切关注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险的忧虑和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无奈。
《南湖早春》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南湖早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面对人生的复杂情感和旅途中的情景交织的细腻描绘。从标题《南湖早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反映诗人早春时节旅行途中的情感和思绪的诗作。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旅途、自然环境、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展现了一位诗人敏锐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1. 开篇表达情感的变化:**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诗的开头,便展示了诗人收到东川的消息时的欣喜与期待,这标志着新的开始和旅程的启动,是作者内心的小小转折,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旅途带给他的一些希望和期待。
**2. 中间部分表达旅途的复杂心情:**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当诗人得知九江的暂时消息而感到高兴,但当想象自己即将穿越三峡的艰险时,又产生了担忧和愁绪。这里通过九江和三峡两个地点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复杂心理状态,既有对好消息的欣喜,也有对困难的畏惧。
**3. 后段揭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态度:**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诗人在面对潇湘地区的瘴气和滟滪石区的惊涛骇浪时,采取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加餐饭”以应对环境的恶劣,同时期待“稳泊舟”以求旅程的安全。这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适应,也体现了他的坚韧与智慧。
**4. 结尾深化情感和哲理思考:**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诗的结尾,作者想要寄出的是迎接你的泪水,却感慨长江(象征时间或命运之流)“不肯向西流”,象征着人生的不可逆和命运的不可控。这一句深化了诗的主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深情,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命运不可逆转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无可避免的离别和变迁的接受。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南湖早春》不仅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富含哲理、情感丰富的心灵独白。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命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在旅途中所遇到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