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 é yú
点额鱼
xī hé zǒu yù chèn nián guāng bù xǔ rén jiān rì yuè zhǎng |
羲和走驭趁年光 不许人间日月长 |
suì shǐ sì shí dōu shì diàn zhēng jiào liǎng bìn bù chéng shuāng |
遂使四时都似电 争教两鬓不成霜 |
róng xiāo kū qù wú fēi mìng zhuàng jǐn shuāi lái yì shì cháng |
荣销枯去无非命 壮尽衰来亦是常 |
yǐ gòng shēn xīn yào yuē dìng qióng tōng shēng sǐ bù jīng máng |
已共身心要约定 穷通生死不惊忙 |
《点额鱼》古诗词释义:
### 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
1. **羲和走驭趁年光, 不许人间日月长:**
这句诗通过神话中的太阳神羲和驾驭日车,表达了时间如飞箭般快速流逝的概念。它暗示着人间的岁月不长,时间不会停留,比喻时间的短暂和流逝之快。
2. **遂使四时都似电, 争教两鬓不成霜:**
“遂使四时都似电”,形象地将四季的更替比作电光火石,强调时间的快速流逝。紧接着的“争教两鬓不成霜”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即使没有经历过太多岁月,白发也可能悄然出现,暗示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3. **荣销枯去无非命, 壮尽衰来亦是常:**
这两句表达了生命循环的自然规律。"荣销枯去"指的是从繁荣到衰败,象征生命的起起伏伏;"无非命"说明这些变化都是命中注定的;"壮尽衰来"则暗示了从年轻到老去,这是生命发展中的自然状态。整体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循环的理解和接受。
4. **已共身心要约定, 穷通生死不惊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己的身心达成的一致约定,即在面对生命的穷困、通达、生死时,要保持平静和淡定。"不惊忙"意味着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展现出一种超越生死、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
###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循环以及面对生死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表达。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中的短暂与永恒、荣与衰、生与死,以及在这些变化中保持内心平和与淡定的重要性。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入理解与对生活的哲学态度。
《点额鱼》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点额鱼》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的人生观,将时间、生命、荣枯、生死等自然现象以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贯穿其中,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意义、时光流逝和命运规律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运用了神话中的日神羲和驾驭太阳车的形象,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如飞逝的车轮,迅速流逝,不给人间以长久停留的可能。这反映了白居易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接下来的“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四季更替比作闪电,快速而不可逆,暗示人生就像四季一样,经历了春夏秋冬,最终将无法避免两鬓斑白的命运。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变化无常的无奈和接受。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这两句更是深刻揭示了生命从繁荣到衰败的自然规律。这里“荣销”和“枯去”象征生命从巅峰走向低谷,这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的。而“壮尽衰来亦是常”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自然衰亡的坦然和接受,强调了生命的循环性和不可抗拒性。
最后,“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超然态度。他认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困,无论是生死还是命运,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不要为外界的变化所惊扰。这是白居易对于人生哲学的总结,也体现了他试图在逆境中寻找心灵慰藉,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白居易的《点额鱼》通过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流逝、自然的规律以及面对命运的超然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哲学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