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 chūn
感春
zì xiào yíng xián shì cóng cháo dào rì xié |
自笑营闲事 从朝到日斜 |
jiāo qí yǐn quán mài sǎo jìng bì lán yá |
浇畦引泉脉 扫径避兰芽 |
nuǎn biàn qiáng yī sè qíng cuī mù bǐ huā |
暖变墙衣色 晴催木笔花 |
táo gēn zhī jiǔ kě wǎn sòng yī ōu chá |
桃根知酒渴 晚送一瓯茶 |
《感春》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感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活的悠闲画卷。逐段解释如下:
**自笑营闲事,从朝到日斜,**
- 自己笑自己为了些闲事忙碌,从早晨一直忙到日落。
这句话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投入,以及在忙碌中寻求精神放松的态度。
**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
- 浇水的沟渠引来了泉水的脉动,打扫小径时避开那些兰花的芽尖。
这里描述了诗人亲自参与农事活动的情景,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生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
- 随着气温回暖,墙壁上的霉渍颜色也变得更加鲜艳,晴天里催促着木笔花绽放。
通过“暖变”和“晴催”,诗人的观察细致入微,春日带来的生机与变化被生动地刻画出来。
**桃根知酒渴,晚送一瓯茶,**
- 桃树的根似乎感知到了饮酒后的干渴,傍晚时分送来一杯茶。
这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桃树和人的情感活动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表达了诗人在春日傍晚的闲适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春日日常活动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喜爱。
《感春》古诗词赏析:
《感春》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充满了诗人对春日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的流露。诗中既有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也有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界的深邃理解。
首句“自笑营闲事,从朝到日斜”,开篇便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忙碌于无足轻重琐事的自嘲,这种自我反省与批判,显示了诗人超脱世事、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接着,“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诗人转向对春日田园的描述,通过具体的农事活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亲近。
“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温和与变化。暖阳使得墙上的苔藓颜色变得鲜艳,春日的晴天催促着木笔花的开放,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这里的“暖”与“变”不仅指温度和颜色的变化,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新。
“桃根知酒渴,晚送一瓯茶”,诗人最后以桃树的根和送来的茶来收尾,用细节描绘出春日的温暖与关怀。这里的“桃根”代指桃花,暗指春日的美丽与生机;而“一瓯茶”则是诗人对生活小确幸的感慨,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温馨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和生活琐事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白居易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温馨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巧,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