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ú tí tiān zhú 、 líng yǐn liǎng sì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

作者:白居易 
qí lǎo zhē guī lù     hú jiāng mǎn bié yán
耆老遮归路   壶浆满别筵
gān táng wú yī shù     nà dé lèi shān rán
甘棠无一树   那得泪潸然
shuì zhòng duō pín hù     nóng jī zú hàn tián
税重多贫户   农饥足旱田
wéi liú yī hú shuǐ     yǔ rǔ jiù xiōng nián
唯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古诗词释义:

### 白居易的《留题天竺、灵隐两寺》

#### 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1.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这句描述了民众在诗人离开时的场景。"耆老"指的是年长者,他们前来阻挡诗人的归途,展示出对诗人的依依不舍。"壶浆"是一种装满水或饮料的容器,这里用来表示民众为诗人准备的饮品,显示出他们的热情和善意。"满别筵"则说明为诗人举办的欢送宴席上,酒水充足,进一步表达了民众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2.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甘棠"指的是棠梨树,常用于表示对官员的爱戴与怀念,因为棠梨树有“棠棣”和“甘棠”两个名字,都是寓意美好的。诗句说没有一棵甘棠树,即没有这样的象征物,诗人却不禁流下泪水,表明诗人对此地的人情风俗、自然环境或曾经的美好回忆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怀念。

3.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这两句描述了当地百姓生活的艰辛。"税重"意味着税收负担过重,"多贫户"说明大多数家庭都是贫穷的。"农饥"表示农民因收成不好而处于饥饿状态,"足旱田"则是指农田因旱灾而得不到足够的灌溉,农作物生长困难。这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和自然灾害对民众生活的严重影响。

4.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唯留一湖水"指出自然环境中的宝贵资源,即湖水,是当地的生命之源。"与汝救凶年"表示这湖水对于解决当地的自然灾害、缓解民众生活困难具有重要意义。诗人强调,虽然面对众多的社会问题和自然挑战,但自然之物(如湖水)可以为人们提供生存的希望和资源,寓意着在困难时期,自然的力量和资源的重要性。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古诗词赏析: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流放江南时的作品,抒发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两寺美好景观的赞赏之情。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间疾苦的同情,同时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首句“耆老遮归路”,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景象,年迈的村民在归途中挡住道路,表达出他们对诗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暗含了人们对官员或文人归来的期盼,往往在归路上会受到民众的热情接待。

接着“壶浆满别筵”,进一步描绘了民众的热情,他们用盛满酒和食物的壶浆、满席的宴席来欢迎诗人。这里的“别筵”可能是指诗人与同行或村民分别时的宴席,体现出浓郁的人情味和乡土情深。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这一句是对过往景象的回忆,甘棠树本是象征官员清廉形象的树种,这里却说“无一树”,可能是诗人联想到了官府不公,官员贪腐,百姓生活困苦的情景,引出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同情。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直指社会问题的核心,重税和频繁的干旱导致众多农户生活贫困,农田因旱灾而歉收。这里既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深刻揭示,也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最后一句充满了对大自然美好景致的赞美和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诗人提到天竺、灵隐两寺周围的湖泊,湖水的存在在干旱年份为农民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帮助他们度过灾荒之年。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寄寓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途中所见所感,巧妙地融合了自然风光、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景象与情感交织,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叹,也有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