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n yuǎn shī
问远师
dōng gōng bái shù zi nán sì yuǎn chán shī |
东宫白庶子 南寺远禅师 |
hé chǔ yáo xiāng jiàn xīn wú yī shì shí |
何处遥相见 心无一事时 |
《问远师》古诗词释义:
### 诗词解释
#### 作者:白居易
#### 标题:问远师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在这首简短的诗歌中,白居易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于精神追求和心灵契合的渴望。
**首句**:“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这里,“东宫”通常指的是古代皇室居住的宫殿,这里用作比喻,象征了权力、地位或人生的显赫。而“白庶子”则是对某位在权力或社会地位上有一定声望但身份不显的官员的尊称,用以象征诗中被邀请的“东宫白庶子”。同时,“南寺远禅师”则是对一位隐居在南寺、专心修禅的高僧的称谓,象征着追求精神、心灵深处的平静与智慧的“远禅师”。
**次句**:“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此句表达了一种深邃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它询问在何种状态下、何种场景中,东宫白庶子与南寺远禅师能够不带任何世俗杂念地相遇,心灵相通。这里的“何处遥相见”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寻找,更是精神层面的渴望——在心灵纯净、无杂念之时,他们能否达到心灵的契合,实现超越世俗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寻求,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精神世界和谐与统一的愿望。
通过这首诗,白居易表达了对于超越物质与世俗、达到心灵深处和谐共融的向往,这也是很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常表达的对于精神世界美好追求的反映。
《问远师》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问远师》是两首五言绝句的合集,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通过抒发对远方禅师的思念,以及在无事之时对心灵平静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向往与追求。
第一首诗:“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这首诗以“东宫”和“南寺”为背景,将诗人白居易自己比喻为“白庶子”,而将远方的禅师比喻为“远禅师”。这不仅仅是在时空上的对比,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对立——白居易置身于世俗的东宫,而远禅师身处清净的南寺,两者的相遇成为了诗人的愿望。
诗人提出的问题“何处遥相见”表达了对心灵相通、精神相遇的渴望。在“心无一事时”,即在心灵空无杂念、宁静自处的时刻,诗人希望与远禅师相会。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禅师个人的向往,更是对超越世俗、达到内心平静境界的追求。通过这一问,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心灵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法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常蕴含的哲理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