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ng zhōng rǔ zhāng cháng shì tí jí xián yuàn shī , yīn yǐ jì hé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
sān nián xián mèn zài yú háng céng wèi méi huā zuì jǐ chǎng |
三年闲闷在馀杭 曾为梅花醉几场 |
wǔ xiāng miào biān fán shì xuě gū shān yuán lǐ lì rú zhuāng |
伍相庙边繁似雪 孤山园里丽如妆 |
tà suí yóu qí xīn zhǎng xī zhé zèng jiā rén shǒu yì xiāng |
蹋随游骑心长惜 折赠佳人手亦香 |
shǎng zì chū kāi zhí zhì luò huān yīn xiǎo yǐn biàn chéng kuáng |
赏自初开直至落 欢因小饮便成狂 |
xuē liú xiāng cì mái xīn lǒng shěn xiè shuāng fēi chū gù xiāng |
薛刘相次埋新垄 沈谢双飞出故乡 |
gē bàn jiǔ tú líng sǎn jǐn wéi cán tóu bái lǎo xiāo láng |
歌伴酒徒零散尽 唯残头白老萧郎 |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是一首回顾其在余杭三年时的回忆之作,特别是与梅花相关的情感和体验。以下是逐段解释:
1. **三年闲闷在馀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开篇即道出了白居易在余杭度过的三年里,心情颇为烦闷。他借着观赏梅花,借酒消愁,曾经醉倒多次。
2.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这两句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情景。伍相庙边,梅花繁盛得如同白雪覆盖;孤山园内,梅花则美丽得如同佳人装扮,两者形象生动,对比鲜明。
3.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白居易形容自己跟随着游人观赏梅花,心中充满了对这份美景的留恋。他甚至折下梅花赠予佳人,佳人的手也因此散发出梅花的香气,暗示了他与佳人的美好互动。
4.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这两句描述了从梅花初开到落尽的整个观赏过程都充满了欢愉。即使是小酌几杯,也能让人心情激昂,沉浸于美景之中。
5.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
这两句可能含有隐喻,提及一些逝去的朋友或亲人,比如薛、刘、沈、谢等姓氏的人,他们或已去世,或远行离开故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去之痛。
6.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最后两句表达了白居易对昔日好友与欢聚时光的怀念。昔日的歌伴酒友如今都已散去,只有自己苍老,孤零零地还留在世上。这里表达了人生的沧桑感和对过去时光的深刻怀念。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处境的感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三年闲闷在馀杭”**:点明了诗人的居住地和心境,流露出一种对过去三年闲适生活中的无聊和郁闷的描述。余杭,古时的杭州,以山水之美闻名,但在此地的诗人却感到无聊,说明了诗人心中的情感状态。
2. **“曾为梅花醉几场”**:这一句用倒装的表达方式,强调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沉迷。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春天的希望,这里的“醉”不仅是肉体上的沉迷,更是精神上的陶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极度欣赏和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3.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通过比喻和对比,生动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伍相庙边的梅花如雪般繁盛,孤山园里的梅花如同精心妆扮的丽人,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人物的怀念。
4.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梅花欣赏的全情投入和小酌带来的欢愉。从梅花初开到凋落的整个过程中,诗人全心全意地欣赏,小酌则带来了狂欢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极致享受。
5.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这里提到了几位历史人物,薛、刘、沈、谢等,通过“埋新垄”和“双飞出故乡”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情。这一段文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诗人在这里感慨,过去的朋友们都已经离散,只有自己成了“头白老萧郎”,孤独地回忆着往昔。这一段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和对失去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回顾过去美好的时光和对现在孤独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逝去时光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