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èng yáng shǐ jūn

赠杨使君

作者:白居易 
wǎn guī qí mǎ guò tiān jīn     shā bái qiáo hóng fǎn zhào xīn
晚归骑马过天津   沙白桥红返照新
cǎo sè lián yán duō xì dì     gǔ shēng xián huǎn shǎo máng rén
草色连延多隙地   鼓声闲缓少忙人
hái rú nán guó ráo gōu shuǐ     bù shì xī jīng zú lù chén
还如南国饶沟水   不似西京足路尘
jīn gǔ fēng guāng yī jiù zài     wú rén guǎn lǐng shí jiā chūn
金谷风光依旧在   无人管领石家春

《赠杨使君》古诗词释义:

### 赠杨使君

**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

晚时分,诗人骑马经过天津桥,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和桥面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新意。"天津"可能是指某一具体的地点或桥名,"晚归骑马"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悠闲场景,而"沙白桥红返照新"通过对比沙白与桥红的色彩,以及"返照新"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温暖而明快的氛围。

**草色连延多隙地,鼓声闲缓少忙人,**

接着,诗人描述了沿途所见的景象。"草色连延"意味着广阔的绿色草地一直延伸,"多隙地"暗示在广阔的草地中也有空旷的地方,这可能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鼓声闲缓"与"少忙人"相结合,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与前文的景象相呼应,让人感受到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

**还如南国饶沟水,不似西京足路尘,**

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他熟悉的南方地区进行对比,"南国饶沟水"可能指的是南方地区河流众多、水网发达的特点,而"西京足路尘"则暗示北方地区尘土飞扬、道路繁忙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差异,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眼前宁静、清新的环境的喜爱与向往。

**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

"金谷"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著名的金谷园,"风光依旧在"表达了尽管时间流逝,但此处的美景仍旧保持不变。"无人管领石家春"可能隐含着对园主无人继承、美景无人欣赏的感慨。整句诗通过描绘金谷园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价值传承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诗人的怀才不遇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和谐的晚归场景,以及与不同地域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传承的思考。

《赠杨使君》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赠杨使君》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杨使君所管理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既充满了诗意的美,又隐含了作者对治理成效的赞誉与期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景象描绘
首联“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杨使君骑马经过天津桥的情景。白描手法的运用,通过“沙白”、“桥红”和“返照新”等细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黄昏景象,展现了天津桥的美丽与和谐,也暗示了杨使君归途中的愉悦心情。

### 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
颔联“草色连延多隙地,鼓声闲缓少忙人”,进一步描绘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与社会状态。草色连绵,偶有空地,显示出一片宁静与和谐的景象。而“鼓声闲缓少忙人”则描绘了地方治理下的安宁与有序,百姓生活节奏缓慢,少了繁忙和喧嚣,更多是平静与祥和。

### 对比与赞叹
颈联“还如南国饶沟水,不似西京足路尘”,通过与“南国”和“西京”的对比,赞美了杨使君所辖地区与南国一样水乡泽国的风貌,但却不同于西京那尘土飞扬的景象。这种对比手法,不仅突出了杨使君治理下的地区环境优美、治理有效,也表达了对杨使君治绩的极高赞誉。

### 结尾抒情
尾联“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以金谷园为例,虽未直接提及金谷园,但通过“金谷风光”与“石家春”等词汇,表达了对地区美好风光的延续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在治理者杨使君的领导下,这片土地上的美好景象能够长久保存,不会被时光侵蚀,进一步表达了对杨使君治理成就的赞叹与对这片土地未来的美好期许。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杨使君所辖地区的美丽风光与宁静和谐的社会状态,也表达了对杨使君治理能力的高度赞扬,以及对这片土地美好未来的深切期待。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