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guō shǐ jūn tí gǒu qǐ ( yī zuò gǒu qǐ jì guō shǐ jūn )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
huái shuǐ dōng nán dì yī zhōu shān wéi zhì dié yuè dāng lóu |
淮水东南第一州 山围雉堞月当楼 |
huáng jīn yìn shòu xuán yāo dǐ bái xuě gē shī luò bǐ tóu |
黄金印绶悬腰底 白雪歌诗落笔头 |
xiào kàn ér tóng qí zhú mǎ zuì xié bīn kè shàng xiān zhōu |
笑看儿童骑竹马 醉携宾客上仙舟 |
dāng jiā měi shì duī shēn shàng hé chì lín zōng yǔ xì hóu |
当家美事堆身上 何啻林宗与细侯 |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由白居易创作,描绘了郭使君在滁州的生活和风土人情,以及其官职和个性的生动画面。以下是逐段解释:
1.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
- **淮水东南第一州**:指滁州是淮河东南地区的首府或重要城市。
- **山围雉堞月当楼**:山峦环绕着城墙(雉堞指城墙的矮墙),月光洒在高楼之上,营造出宁静而壮丽的夜景。
2. **黄金印绶悬腰底,白雪歌诗落笔头,**
- **黄金印绶悬腰底**:印绶(古代官职标志)用黄金制作,悬挂于腰间,象征着郭使君身份尊贵和权力。
- **白雪歌诗落笔头**:用“白雪”形容高雅的歌诗,落笔头即指即兴创作。整句意为郭使君善于作诗,才思敏捷。
3. **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 **笑看儿童骑竹马**:描绘郭使君与孩子们愉快相处的场景,体现了其和蔼可亲的性格。
- **醉携宾客上仙舟**:在酒醉后,带着宾客乘坐仙舟游历,寓指他不仅在政务上是能手,也能与人共享欢愉,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情调。
4. **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林宗与细侯**:
- **当家美事堆身上**:意指郭使君治理有方,家国之事尽在其肩,表明他深受百姓和上司的信赖。
- **何啻林宗与细侯**:使用典故,将郭使君与历史上的贤臣如林宗(林放)和细侯(细君)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极高评价和期望,认为他在治理与才学上都能比肩古代的贤能之臣。
整首诗通过描绘郭使君的生活场景和品质,赞美了他的政绩、才华以及与人交往的风度,展现出一个有才、有德、深受尊敬的官员形象。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古诗词赏析:
《和郭使君题枸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丰富,情感深厚,具有典型的白居易风格,同时通过对郭使君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官员形象的期待和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
诗的首联“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景象。淮水,作为中国的五大河流之一,位于东南部,是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第一州,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地区或州府,暗示了此地的独特地位。山围雉堞月当楼,则是以山峦环绕、城墙围绕、明月映照于楼阁的景象,展现出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联“黄金印绶悬腰底,白雪歌诗落笔头”,通过“黄金印绶”和“白雪歌诗”的形象,分别描绘了郭使君在官场的显赫地位和文学才华。黄金印绶,古代官印的名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白雪歌诗”则暗示了其创作的高雅与才华横溢。这两句不仅表现了郭使君个人的荣耀和成就,也体现了白居易对理想官员形象的推崇,即官员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应是知识和文化的代表。
“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郭使君与民同乐、注重生活情趣的一面。儿童骑竹马是乡村常见的场景,表现了童真与快乐;醉携宾客上仙舟,想象着郭使君与宾客在仙境般的游船上畅饮,体现了其生活中的雅致与超然。这两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展示了郭使君作为一个理想官员,不仅注重政绩和文化成就,更关注民众生活和社交场合中的诗意。
最后一联“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林宗与细侯”,以典故“林宗与细侯”(林宗指东汉末年的名士陈蕃,细侯指陈蕃的学生李元礼)来比喻郭使君的成就和影响力。这两句总结了郭使君的诸多成就和品质,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同时也寄托了白居易对社会公正、官员清廉和民众幸福的美好愿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赞扬了郭使君的个人魅力和功绩,还反映了白居易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官员职责的深刻认识。诗中的景象、人物和情感交织,营造出了一幅和谐、美好、充满诗意的社会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