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ū dào luò xià xián yóu

初到洛下闲游

作者:白居易 
shān yáng tài shǒu zhèng yán míng     lì jìng rén ān wú quǎn jīng
山阳太守政严明   吏静人安无犬惊
bù zhī líng yào gēn chéng gǒu     guài dé shí wén fèi yè shēng
不知灵药根成狗   怪得时闻吠夜声

《初到洛下闲游》古诗词释义:

《初到洛下闲游》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意思的逐段解释:

**山阳太守政严明,** 这句写出了新来的太守在山阳(今河南省内乡县)的治政风格严谨公正,展现了太守治理地方的能力和决心。

**吏静人安无犬惊,** 描述了在太守的治理下,官吏们遵守纪律,百姓们生活安定,连狗儿也感到安全,没有被惊扰的迹象,形象地表现了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和谐的景象。

**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联想。诗人可能是因为对地方风俗或传闻感到好奇,这里“灵药根成狗”可能是一种比喻,暗指地方上流传的某种传说或奇闻,如有人在夜晚听到狗吠声,而此吠声并不像是正常所见,因此感到困惑和好奇。这里的“怪得时闻吠夜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而联想到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不寻常的原因,这可能是对地方民俗或神秘故事的一种探索与思考。

《初到洛下闲游》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初到洛下闲游》反映了诗人白居易对新任山阳太守政绩的赞赏,以及对洛下(洛阳)这一地方风土人情的观察和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描绘的景象**:“山阳太守政严明, 吏静人安无犬惊” 开篇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山阳太守施政有方、公正严明的形象。这句话通过“政严明”三个字直接点明了太守的执政风格,通过“吏静人安无犬惊”描绘了在这样一位太守的治理下,官府清静,百姓生活安宁的景象,连街上的狗也不再受惊吠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

2. **比喻与象征**:“不知灵药根成狗” 这一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灵药”象征着太守为官的清廉与卓效,而“狗”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那些因贪婪或不正而受惩罚的人。诗句通过这种隐喻,表达了对太守能够遏制腐败、维护公正的赞誉。

3. **结尾的反问与讽刺**:“怪得时闻吠夜声” 这句以反问的形式提出,指出连夜间的狗吠声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似乎在强调狗吠声的异常,实际上是对此前描述的太平景象的一种讽刺。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在清廉官员的治理下依然无法隐藏的不正当行为的批评,强调了社会公正与廉洁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一位政绩卓著的太守的赞誉,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公正与廉洁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伦理和治理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