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jǐn rì yàn bà , gǎn shì dú yín ( kāi chéng wǔ nián sān yuè sān shí rì zuò )
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
yàn yáng shí jié yòu cuō tuó chí mù guāng yīn fù ruò hé |
艳阳时节又蹉跎 迟暮光阴复若何 |
yī suì píng fēn chūn rì shǎo bǎi nián tōng jì lǎo shí duō |
一岁平分春日少 百年通计老时多 |
duō zhōng gèng bèi chóu qiān yǐn shǎo chù jiān zāo bìng zhé mó |
多中更被愁牵引 少处兼遭病折磨 |
lài yǒu xiāo yōu zhì mèn yào jūn jiā nóng zhòu wǒ kuáng gē |
赖有销忧治闷药 君家浓酎我狂歌 |
《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出自白居易,通过其内容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感慨与个人的情感挣扎。下面是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觉。春天的阳光灿烂明媚,但是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让人不禁思考岁月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所剩无几,仿佛已进入人生的黄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年华不再的感慨。
2. **一岁平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
通过对比一年的时间中春日与秋天(代表着老去)的长短,强调了生命中春(年轻、活力)与老(衰老、疲惫)之间的不平衡。一岁的计算中,春天所占的时间较短,而老去的岁月则显得更为漫长。
3. **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
这句话深入揭示了人生的两种状态。在时间的长河中,无论是多(指青春活力、人生繁华)还是少(指老年、生命末期),都充满了愁苦和疾病的困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痛苦相伴的无奈与悲哀。
4. **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
最后两句显示了作者面对生命的困惑与痛苦时的应对方式。他依靠酒(“浓酎”)来缓解忧愁与内心的烦闷,通过狂歌来宣泄情感。这不仅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也展现了一种寻求解脱和自我慰藉的积极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生命、时间、衰老与疾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应对方式。
《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古诗词赏析:
《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创作的一首感怀之作。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晚年面对疾病和愁绪的内心挣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始的感喟**:“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诗人开篇即以“艳阳时节”与“迟暮光阴”形成鲜明对比,感叹美好的春光轻易流逝,岁月的无情又让人深感生命的短暂。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深感惋惜,对青春不再的无奈。
2. **岁月的总分**:“一岁平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在对一岁中的春日与百年中老年的对比中,诗人深刻地指出生命的无常,一年中春天的时间虽少,但若以百年为单位,晚年则显得尤为漫长。这一句将个人经历与普遍生命规律相结合,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
3. **愁与病的双重折磨**:“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不仅要在生活中面对疾病的身体折磨,更被难以排解的愁绪所困扰。这表达了晚年生活的复杂性,既有自然的身体衰退,也有精神层面的焦虑与忧虑。
4. **求解之道**:“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在面对生活的诸多苦难时,诗人并未沉沦,而是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灵解脱。这里的“销忧治闷药”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自我调节机制,可能是通过饮酒、歌唱等外在行为来排解内心的忧愁。这种积极应对困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与智慧。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生活苦难的积极应对和乐观态度。通过对时间、年龄、疾病、愁绪等主题的深刻描绘,诗作呈现出一种人生的厚重感和深邃的哲理思考,使读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能受到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启示。